朱玥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ICU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能够为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ICU;感染性休克;急救护理
ICU感染性休克是一种风险性较大,对患者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的病情,在治疗中需要格外重视急救护理的相关内容。急救护理是一种能够为患者提供紧急抢救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和更为安全的护理条件,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为了具体了解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相关情况,本文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ICU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ICU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43.54±2.78)岁;对照组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44.71±3.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根据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表现为其提供常规的病情监护以及对症护理,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接受急救护理:①液体复苏护理。护理人员为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提供紧急的液体复苏相关护理,患者进入ICU后,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为其实施早期液体复苏干预。液体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液体的数量和输注速度[2]。谨遵医嘱给予患者抢救药物进行治疗,安排输液顺序,失血性休克患者应当快速补充血容量并及时纠正患者的失血性休克情况。若患者扩容后平均动脉压仍没有恢复正常,需要配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药物输注时患者血压的变化,从最小剂量开始泵入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合理调整输注速度,避免患者输注过程中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加强患者中心静脉压测定工作,根据相关指标提示为患者进行补液治疗[3]。②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强化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监测护理,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出血量、尿量等常规指标进行监测,格外注意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的监测,对患者血钾、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变化进行记录,及时发现患者有无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4]。密切监护患者出血量情况,准确测量患者的出血量,并做好相应的补血补液治疗,注意患者心率、收缩压、红细胞压积等指数的变化,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健康。③机械通气护理。强化机械通气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留意患者呼吸频率以及意识的变化,观察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过低、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及时为患者建立机械通气,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正常[5]。通气障碍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提供机械通气护理过程中,必须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观察患者呼吸道内有无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及时进行呼吸道清洁,机械通气过程中需要注意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保持患者呼吸稳定。④控制感染护理。感染性休克患者应该注重控制感染相关护理。首先为患者进行抗休克为主的相关治疗,在患者抗休克治疗基本稳定后可开始进行抗感染相关治疗,紧急提取患者标本进行血培养,在尚未明确病原菌前可以选择广谱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血培养后进行静脉内抗菌治疗,并注意观察患者抗菌治疗的效果,根据微生物学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抗生素药物的使用[6]。认真分析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尤其注意有无深静脉导管装置感染的等情况,及时对患者血管或其他病灶进行对应处理,控制感染源。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加强周围护理环境的消毒杀菌工作,营造无菌操作以及良好的卫生制度,保证患者居住环境的健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对比其护理满意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各项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全身性感染导致的器官功能下降和损伤的综合征,死亡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格外重视护理干预的配合。急救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急救护理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密切的病情监护、液体复苏护理、机械通气护理、控制感染护理等,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抢救的有效率,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帮助患者转危为安。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本文比较分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能够为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邵小燕,陆玉梅,张必争,沈方.早期预警评分联合综合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3):123-125.
[2]朱佳玉.核查单指导下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1):1407-1408.
[3]刘应叶,张瑶,周洁,张娜,李雪珠,李晓青,朱艳萍,钱淑媛.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抢救医嘱确认单在一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20,48(11):1433-1435.
[4]张远婧.综合护理措施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改善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8(31):150+152.
[5]徐雪忍.集束化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6):136.
[6]林丽霞,宋维.中心静脉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判定与分层次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1):2095-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