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7期   作者:黄浩
[导读] 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供电系统会一定程度上受损
        黄浩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市孝南区供电公司 湖北 孝感432000
        摘要: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供电系统会一定程度上受损,这是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供电网的结构状况是否是安全的、电网的供电方式是不是合理、供电网系统的参数高低是否合理、供电网导线截面大小是否科学的这些因素都会使供电线路受损。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这些方面。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具体施工人员要结合参考数据,依据具体情况制定长期合理的施工方案,寻找最合适的施工路线,来确保线路防损方案。同时要确保这些方法的深入落实,用来防止供电网线线损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策略
        引言
        配电网电能损耗直接联系着一部分主要数据,即线损率,其客观评价了电力技术的应用效果,也威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配电网线损率反映在企业规划中,代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征,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运营能力。供电企业在传递电能中会出现功率损耗,同时,电力传递中每个元件都可能出现功率损耗。所以,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线损。
        1 线损的概念
        电力在电网输送的过程中,由于升压或者降压、配电等环节造成的电力损耗,总而言之,就是发电厂输送的电能与最终到达用户终端之间产生的能耗差,其中损失的电占据电力总损耗的比例叫做电力线损率,是衡量一个供电企业电力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项指标与计划管理、技术运行、销售管理以及计量管理等多个因素一起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人员在供电公司中需要控制线损率,这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各级电网的运行中,10kV的电网的损耗率占据国内电力总消耗率的1/5,由此可见,帮助降低电网线损率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2 线损管理
        2.1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优化线损管理工作的保障。首先,要对员工工作内容作出详细的规范。指定每月抄表时间并加以监管,对抄表数据、时间、人员进行详细记录。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数据有误和工作不及时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处罚。对抄录得来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偷电等现象要尽早发现并作出应对,以减少损失。同时,要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老化线路要及时更换,输电故障要及时清除。对电线附近的遮蔽物要及时处理,如靠近电线的树木要定期修剪,提升电路检修效率。对于突发现象如恶劣天气导致的电路损毁要提前作好预案,在问题发生时可以尽快恢复供电,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2.2实时更新计量设备
        电能表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并且会降低精准度,造成大量电能的耗损。所以,在对电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计量装置的更新,全面的普及新型电子电能表的使用。此类具有高精度、小电流、强超载等性能的数字电能表,能够有效减少所消耗的电能,能够使自动化抄表得以实现。某局通过智能电表轮换改造,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约1.08个百分点。此外,对此类集中抄表系统的使用,不但可以避免漏抄和估抄情况的出现,还能够使抄表工作获得更高的效率,能够有效提升线损管理工作。
        2.3计量管理优化
        计量管理优化对于降低线损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电力企业应对计量点选择进行优化处理,可以依照客户用电计量点,对供用电双方产权分界标准进行科学选择,让线损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其次,电力企业应对高压用电户开展高压侧计量工作,依照售电变压器大小,可以对高压侧计量指标进行确定;最后,在安装计量装置时,可以采用集中装表、分散装表两种主要方法,电力企业应以方法合理选择为线损管理提供方便,并防止窃电行为产生,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表箱集中装表方法。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对计量装置开展实时监测工作和定期检查工作,确保计量装置安全、运行状态良好。


        2.4制定科学合理的同期线损考核基准
        以各项综合考虑的基准值,最大程度量化线损率指标,使得配电台区和配电线路的线损指标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贴合生产实际。本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同期线损系统中实现理论线损计算功能,届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同期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降损的工作方向,使得管理工作有理可依、有据可依、规范可行。试行将线损管理工作的成绩充分与员工个人业绩挂钩,调动一线员工参与线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障同期线损精益化、精细化管理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
        3线损管理技术措施
        3.1优化电网布局
        优化电网布局是对当前不合理供电模式进行改进的主要技术措施,其主要方法为缩短供电半径增加电源点,具体措施为:首先,电力企业应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电源点进行适当添加,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对电网技术改进力度予以增强,让电网分布更为合理;其次,电力企业应对当前存在的供电距离较远、迂回供电较多以及设备老化较为严重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电网布局上解决此类问题;最后,电力企业需要对电气半径进行简化,选择科学供电距离,拉近电源点、负荷距离。
        3.2妥善调整线路与配变电压
        如果负载不变,提高线路电压,就会降低线路电流,由此降低线损。针对在某个电压等级运转的线路而言,线路运行电压可以在合格标准范围内变化,运行电压在标准上限和下限时,线损是不一样的,能够结合这一原理合理调节线路电压,减小的损耗与增大的电压平方呈正比关系。因此,提高电压会降低损失。同时应当综合多种因素进行电压分析,在线路荷载的高峰期,应尽可能提高线路电压,在电能需求低谷期尽可能不增大电压。
        3.3无功补偿优化技术
        采用无功补偿可以更好地实现节电效果,在油田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油田配电网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多对高压进行补偿多,低压补偿的比较少。电泵井无功补偿还没有实现,由于该种类型的油井供电电压变化区间较大,选取合理的电容器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同时,电泵井运行功率都比较大,无功补偿功率很大。抽油机井启动电容和三相异步电机进行并联,当把供电电源进行切除以后,电容器内还存有剩余电量,会向异步电动机放电。但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会使电动机和电容器电压大于额定电压的十多倍,会对电动机绝缘产生伤害。
        3.4做好电缆敷设后防护工作
        在完成电缆敷设施工后,要积极做好电缆的封堵工作,并在合理的位置埋设警示标志。经过试验检验之后,还要加强对后续收尾工作的控制。首先,要做好孔洞的封堵。10kV电缆敷设期间,会修筑相应的电缆沟、排管孔洞以及保护孔洞等结构,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封堵,电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雨水、动物等进入。因而,电缆敷设结束之后要及时进行孔洞封堵。其次,还要做好防火封堵工作。针对电缆中间接头、终端头等可能发生火灾的位置,要利用防火板和封堵泥等材料进行防火隔离,提高电缆敷设的防火效果。
        4 结束语
        目前科技发展不断完善,民众也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纽带作用,主要接收设备电能,结合电压等级将电能发送给用户。但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了配电网技术线损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影响用户家庭和企业。
        参考文献:
        [1]廖颂文.配电网技术线损和降损措施分析[J].电子世界,2018(24):204.
        [2]唐荣忠.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对策[J].化工管理,2018(35):137.
        [3]何志明.电力配电网线损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4):6+8.
        [4]李刚,罗刚,刘长江.谈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策略[J].南方农机,2018,49(14):144.
        [5]严保英.配电网线损分析和降损策略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8(S1):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