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
61042219771109****
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电力工程已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支柱。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电力的不断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照明需求,而且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电力工程发展的现实,简单分析了现阶段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程管理;电力工程;应用研究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发展阶段,根据大量的调查数据,电力工程建设工作的实施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范围,可以促进其合理应用。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形势更加复杂。不仅施工周期较长,而且施工质量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技术的选择等,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由于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相当大,特别是许多装配线,不能合理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造成供电企业实施困难很大。在工程建设中,很容易遇到常见的施工问题,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也要提出更多的要求,意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施工质量工作标准符合相关要求。因此,可以通过有关措施,有效地解决其各种因素。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现存问题
2.1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项目经理负责管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如果电力项目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管理不专业,很难合理分配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这将导致任务的完成各部门不符合标准;导致内部问题解决效率低,问题多;导致整个项目管理效率和施工效率低下;导致管理容易出错;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
2.2落后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管理的传统经典模式是企业自建模式。在新时代,一切都在日新月异。虽然很多电力企业都在采用自己的管理模式,但企业自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项目的需要。一项电力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而电力公司管理人员往往缺乏某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施工管理中需要临时管理团队,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力负荷不断增加,供电半径不断增大,网架结构不断完善,电力工程工程量越来越多,如果电力公司仍然建立临时管理团队,成本会大大增加,这不利于电力公司的经济发展。经济效益低不符合项目初衷。
2.3管理模式与企业发展不协调
面对迫切需要改进的管理模式,一些电力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直接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什么先进的管理模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发挥管理效果,因为这些企业忽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造成了管理模式与企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虽然国外的管理理念有其先进的地方,但是套用在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这种管理模式不一定合适,甚至可能导致项目管理中原有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可能不适应国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时,管理者不能尽快解决,从而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管理效率低下。
3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3.1灵活运用BIM技术
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之一就是BIM技术的灵活运用。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应以工程管理为主要内容,认识到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技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电力工程建设周期具有生产步骤多的特点。BIM作为一个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转换过程,通过深度集成可以为电力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采用BIM模型可以有效解决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进一步增强项目管理的作用。
3.2质量精细化管理
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第二个应用是质量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中,质量精细化管理属于重点,管理必须首先围绕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过程,才能开展施工管理、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施工、调试、检测和检验,可以为后续建设工程质量的综合管理提供支持。具体的质量细化管理可以灵活采用关键质量点文件化、QC小组活动,也需要注意信息技术的有针对性的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基于形式化的WHS质量控制可以更好地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这里的WHS质量控制方法属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正规化的集中体现。通过W点(见证点)、H点(停检点)、S点(侧点),可以明确精细化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关键业务和操作标准。从本质上讲,见证点属于责任人进行文书检查或者现场见证检查的控制点;停工检查点是指有特殊要求的作业过程控制点,由现场各责任方在约定的时间进行监督检查;侧站属于全过程连续监测点,主要设置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在WHS质量控制方法的支持下,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应用得到了方向性的支持,使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得到了全过程的控制。
3.3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三是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人的作用的发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电力行业技术快速发展,但整个行业仍在采用粗放式管理,而快速发展的行业技术并不适合。
3.3.1准备足够的经费保障各项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为管理人员的学习提供便利,使其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3.3.2坚持教育,引导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作为重大事件来把握,确保安全高效推进动力建设。
3.4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就是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工程安全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避免工程事故,在电力建设之前就应该明确相应的责任,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把事故责任到人,增强建筑安全管理和责任意识。其次,要加大对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做好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术能力,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还应不断完善建筑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积极开展应急抢修工作,把工程安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配电工程安全运行。
3.5完善管理制度,设置科学的奖罚制度
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领域管理中的应用五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于电力工程现场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保证管理人员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是合理的。同时建立奖惩制度,确保电气工程现场管理有针对性的监督制度,对于管理人员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施工人员,使用奖惩制度不仅可以实施科学的监督,还可以彻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可以促进管理工作的实施,还可以使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管理中,我们应该以电力企业当前的管理现状为出发点,全面分析电力工程现场管理的管理内容,完善相应的制度,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稳定发展。项目管理部门要认清电力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电力管理模式,优化安全生产计划,积极推进电力管理任务的开展,为现代电力工程管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庞剑 .BIM 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J]. 工程技术研究 , 2017,?(12) :167-168.
[2] 林世文 .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其成本控制 [J]. 低碳世界 ,?2017, (34) :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