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6期   作者:李柏森
[导读] 在风力发电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成为了研究热点。
        李柏森
        中石化新星河南公司,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在风力发电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中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计算风轮二维和三维流域模型的非定常分离流动数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环境对风力发电机启动性能的影响,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

        引言:在风力发电领域,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依然占据主要位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大有取代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发电机的结构较为简单、维护和启动风速要求低。目前,研究此类发电机气动性能的方法被分为三种,其中数值计算法的应用最为普遍。
一、数值计算模型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某电厂应用的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该装置的风轮直径为,叶片高度为,叶片弦长为,叶片翼形为,其中,弦长处是叶片连接点的所在位置。出于简化模型,控制计算成本和提高计算效率的考虑,在计算和模拟发电机气动性能时,需要去除支撑件、转动轴和连接法兰等部件,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部件对风力发电机启动转矩的获取影响微乎其微[1]。
(二)建立计算区域的模型
        首先以H型垂直风力发电机为基础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其中,风力机叶片流动主要为外流,在模拟风轮机气动性能的过程中,静止区域主要被用于外部流场模拟,使静止状态得到保持。为充分发展风轮产生的尾迹,需要在风轮上下风向倍和倍风轮直径处,分别设置入口和出口边界。旋转区域模拟风轮所在区域,由1个圆形区域组成,该区域内部包含个叶片。叶片对于风力发电机而言至关重要,属于发电机获取风能的重要部件,因此,需要通过网络加密的方式生成叶片处的计算网络,为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的准确计算,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划分网格
        使用CFD前处理工具划分计算网格,为使数值计算准确性得到保证,通过壁面函数法的使用,对高雷诺数湍模型和叶片表面近壁区域进行处理,取值为,其中,叶尖的速度比为,同时将平板湍流边界层理论作为依据,对叶片表面第一层网络高度进行计算,公式如下所述:
        
        在上述公式中,流体密度由表示;特征尺寸由表示;动力黏度由表示;来流相对叶片的相对速度由表示;雷诺数由表示;壁面摩擦系数由表示;避免切应力由表示;来流速度由表示;摩擦速度由表示;叶片表面第一层网格高度由表示。在计算相对速度W时,需要利用下述公式:
        ;
        在这个公式中,风轮方位角由表示;叶尖速比由表示,在速度保持不变时,的值越大,则表明风轮转速越快。假设当前风速为每秒,可得出为,利用该值可计算出近壁面第一层网格高度为。从叶片表面至叶子片区域与旋转区域交接面之间的节点,其增长率为,在此基础上,完成二维叶片子区域网格的划分,并且各网格在大小上相同。出于节省计算资源的考虑,可以使静止区域远场处的节点间距适当增加。在经过可行性分析后,最终确定计算区域网格总数为,其中转动区域的占比为。
二、求解设置
(一)计算数值的方法
        在计算垂直轴风力机流场时,借助了软件,通过湍流模型的使用,利用算法耦合速度和压力,其目的在于使收敛速度增加,同时使用二阶迎风格式,对动量方程、湍动能和湍流离散率进行处理,从而使计算精度得到保证。在计算过程中,将风轮旋转作为计算频率,在这种条件下,风轮旋转一圈的时间步为个,每个时间步内的迭代次数为次,在相邻旋转周期旋转系数偏差不超过时,代表计算已经收敛[2]。
(二)设置边界条件
        本次研究将速度进口作为进口,与进口之间的状态为边界垂直。其中,压力出口为出口,计算出示的压强为,简言之,就是标准大气。没有滑移现象的固壁面边界条件,是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表面,该叶片表面与叶片子区域保持相同的运动状态。
三、计算结果研究
(一)二维计算域流场研究
        假设风力发电机的入口风速为每秒,而风轮的转速为每分钟转。本次研究对象为风轮最上方的叶片,其初始角度为,在受到上个周期尾流的影响后,叶片的来流速度减小,因此,叶片上下表面速度分布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气动力不大。叶片方位角度变化处在的范围内时,叶片攻角会持续增加,此时,叶片上下表面速度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压力分布也同样如此,气动力也因此而加大。叶片方位角度变化处在的范围内时,叶片攻角的变化会出现波动,具体变化规律为先大后小,在变大时,会引起叶片失速现象,此时,气动力会不断下降。叶片方位角度变化处在的范围内时,上游叶片尾流区域是叶片的所处区域,叶轮在范围内产生的漩涡,会不断向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下游叶片的气流和受到影响,下游叶片的功率捕获也会被限制。方位角变化处在的范围内时,叶片会朝着尾流区发展,此时,攻角负向和气动力都会加大。方位角变化处在范围内时,攻角变化趋势为先大后小,此时叶片完全处在尾流区,会受到尾流的影响。在攻角增加阶段,叶片会受到失速现象的影响,气动力的减小速度较快。在攻角减小阶段,气动力的减小速度会放缓。
(二)三维计算域流场研究
        假设风力发电机的入口风速为每秒,而风轮的转速为每分钟转。在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与上文相同,同时利用三个平面剖切计算域,这里所说的三个平面是指,在计算后即可得到截面处的速度场分布结果。与二维流场流动相比,三维垂直轴风力机绕流流场的复杂程度更高,所表现出的特性以非定常性为主。叶片速度分布较为对称,但在气流互相干扰的作用下,各叶片在不同水平面上的速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压力分布也同样如此,叶片上下表面沿叶展方向的压力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站在整体角度而言,上游叶片存在明显的失速现象,并且其尾流还会对下游叶片流动造成不利影响,下游叶片风能捕获效果也会因此而下降,因此,整个风轮在各旋转周期对风能的利用效果并不好,最高系数仅为。
(三)风沙环境下的流场
        假设风沙来流质量流量为每秒,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来流速度为每秒,在仿真计算时对模型进行使用,同时利用三个平面剖切三维计算域,这里所说的三个平面是指,最终获得风沙环境下截面处的涡量分布情况,如下所述:与洁净空气相比,在风沙环境下,叶尖处的涡量的较高,并在上翼面后半段产生了涡量最大值,其原因为边界层被分离后,固体颗粒会以翼面为媒介而倒流,并在翼面后半段相汇,大量的颗粒物也会在这个部位集中,从而使翼形几何形状发生改变,最终形成锋面,此处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也会因此而加大。基于此,如果风力发电机需要在风沙环境下运行,在设计叶片气动外形时,需要确保翼形的对称性,并尽量将其厚度减少,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使边界层厚度增加趋势减少,最终实现控制边界层分离速度的目的。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学中的滑移网络技术,对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气动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攻角变化范围较大,流动复杂程度高;第二,在清洁空气环境下,叶尖位置是风力机叶片涡量最大的区域,其中,上游叶片存在明显的失速现象,故风轮对风能的利用率较低。
参考文献:
[1]单乐,贺龙,马中武,等.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20,32(03):107-112.
[2]甘洋.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