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艺玮
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 2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时期,我国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提升了很多,特别是合同节水管理。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进下,越来越多企业采取合同节水模式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合同节水管理是利用社会资本投资、结合节水效果实现收益的新节水模式,其对生态发展和整体的资金利用率提升都有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合同节水;管理现状与建议
引言
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使得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合同节水管理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在公共机构、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等领域有很多案例,但在政策、法规和标准的管理上还不完善,技术研发、资金保障还不成熟。
1合同节水特点
1.合同节水边界。合同节水属于服务业,合同节水管理边界包含两种模式:1)是传统模式,运用先进节水技术、节水产品和管理制度,对用水户进行节水结束改造,最终服务公司和用水户分享节水效益的商业模式;2)是创新模式,根据水资源特性形成交易结构发生变化的效益分享的模式,尤其是水权交易形成的效益分享模式。2.合同节水管理和合同节能管理的差异。水资源和能源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但是最大差异在于水资源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水资源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还具有公益属性。同时,节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具有普适性。但水资源在我国分布不均,南方和北方、缺水和丰水地区水资源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合同节水项目。
2我国合同节水管理现状
1.合同节水管理初步成效,合同节水管理在实践探索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在不断探索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多地区得到充分的落实,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多水资源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公共生活高耗水服务生态等不同类别的领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引入了合同节水模式。比如,在华北地区,河北部分企业都签订了相关的节水项目,实现或预计实现年节水量在平均值100万m3以上整体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融资方、技术方和运用方十分重要,需要结合各个环节来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特别是就节水量、节水效益以及实际的运转情况等预期效果做出相关的设计。结合试点的实践可以看出,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确实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资本加入其中,有利于构建长效机制,说明其在实践探索方面已经初见成果。2.配套制度有待完善,虽然整体上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在政策方面也是大力支持,不过配套制度方面还需完善。任何一项政策和探索的落地都需要有配套的制度予以保障,特别是法规制度的保障,合同节水管理是新生事物,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很多的事务还缺乏一定的依据。除此之外,在推广的力度、深度、广度、速度等方面也需要加强。建立相关的制度予以保障,是当务之急。在投资方资质审核、投资渠道以及融资方式等方面也需要出台指导性的意见予以保障,在社会舆论方面也应当大力营造出积极的氛围,这样才可以使其发展能得到真正的落实。除了这方面的影响,在管理模式方面也有待改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加速。
3我国合同节水管理建议
3.1明确合同节水开展的重点任务
合同节水管理需要以水资源高附加值或政府有政策倾斜的领域开始,建议以城镇管网漏损控制、高耗水服务业、公共机构等领域为突破口,率先开展合同节水工作,再逐步适时在高耗水工业等其他领域开展。
3.2完善配套制度
在实际发展中,应做好配套制度的建立和人才梯队的搭建。任何一项政策的落实都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予以保障,合同节水管理的政策虽然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在具体落实方面还缺乏制度保障,所以无论是在推广还是在具体的落实,或是在重要的融资方面,都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制度保障。
特别是在激励合同节水管理的方面,在水权、水价、节水补偿制度方面需要落实,进而构建水价倒逼机制,推动整体的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企业、高耗水服务业企业做出适度的模式转换,加入合同节水管理的大军。
3.3做好“预算”
首先,按照企业拟实施的节水项目清单,与服务企业沟通,制定详细的改造预算。其次,结合企业自身预测的节水量,以现有用水单价,得出每年能分享的节水效益。最后,以服务企业角度,根据其资金利息及合理利润区间,综合测算出合同管理期限。在做预算的同时,要考虑用水单价的增减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特别是超过预期上涨浮动比例后,服务企业实际已经获得应有效益分享,此时,应加大企业在效益分享方面的比例,确保企业合法利益不受损。另外,在计算节水量时,一定不能忘记企业人数增减或建筑物面积增减对其产生的影响,在合同制订时,要将该因素增减对应的节水量计算公式进行约定。
3.4政府牵头、社会结构参与
由政府牵头社会机构参与相关从业者共同大力推进合同节水管理的发展。合同节水管理在未来必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迅速的发展,所以各方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水资源市场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在实际使用率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合同节水管理的发展必须得到足够的肯定,以此作为根本的入手点去推进节水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实现,保证合同节水管理真正贡献其价值。
3.5规范合同节水管理
完善相关节水政策和标准体系。在重点领域完善政策支持文件,在农业节水灌溉、高耗水服务业、高耗水工业、管网漏损等领域需制定相应的国家、团体、行业节水标准,尤其是节水评价、节水量计量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进一步规范合同节水市场。
3.6节水模式
1.节水效益分享型模式,即节水服务企业提供资金和全程服务,节水服务企业提供资金和全程服务,合同期内节水服务企业和用水户按照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水效益,合同期满后节水效益和节水项目所有权归用水户所有。该模式作为合同节水管理的主要方式,适用于公共机构大部分用户。2.节水效果保证型模式,即用水户与节水服务企业约定保证一定的节水效益,节水服务企业负责供用水系统节水改造和运行管理,用水户支付费用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周期较短、节水量较小、工程技术较为简单的中小型公共机构建筑改造。3.固定投资回报模式,即在合同约定期内,节水服务企业按约定的投资回报比例向用水户收取投资成本和收益,同时对项目的节水量、用水户用水提供资金承诺和保证。当用水户用水量或节水效益不能达到合同目标时,节水服务企业会受到影响。该模式适合周期长、投入大、工程技术复杂的用水户,如高校。4.其他模式,合同节水管理还可以尝试一些水费托管、节水设备租赁或由以上几种基本类型任意组合等多种合同节水管理模式。
结语
从整体来看,合同节水管理对生态发展而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的从业者应当充分地利用政策工具做好相关的推广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此外,也应当制定合理的制度配套辅助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凤年,胡桂全.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以务实精神推动节约用水工作落地见效: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许文海[J].中国水利,2019(24):12-13.
[2]代志娟,杨延龙.推进高校合同节水的认识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20,20(3):18-20.
[3]钟恒,徐睿,崔旭光,etal.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在高校的应用研究——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J].水利经济,2017(5).
[4]刘鑫颖,王寅,张彬.水权交易会计核算探索——基于合同节水管理模式[J].财会学习,2019,214(0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