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斌
江山市江城管道燃气有限公司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 324100
摘要:物联网产业在我国起步相对来说较早,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成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智能管道”的建设要求也在逐步的提升当中。对于输油气管道沿线的压力传感器、管道内检测器定位、阴极保护、地质灾害监测和视频监控等数据监测应用方面存在数据智能采集稳定性差、人工采集数据困难、监测系统分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通过对输油气管道监测数据的智能集成采集及数据远传技术的应用探索进行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 输油气管道 智能集成采集 数据远传
引言
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导致了输油气管道沿线环境相对来说复杂多样,因此,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安装阴保电位智能采集桩、地质灾害监测单元、内检测器定位盒、视频监控等设施在一些在一些特殊地段和高后果区段。对于阴保电位智能采集桩、地质灾害监测单元、内检测器定位盒、视频监控等设施建设提高重视度,加大对于各项设施在管道运营企业的安装力度并且建立一定的管理(监控)平台。但是由于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监测制度的不断完善,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被满足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显现当中。但是在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该项问题的解决措施也在孕育而生,对于提升需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一、应用问题及提升需求
1.1 阴保数据智能采集稳定性亟待提升
在远传受实名制注册限制的过程当中,现阶段一般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信号异常、设备异常甚至部分区域存在无通讯信号覆盖的现状,因此最终导致管道阴保电位智能采集桩数据采集应用效果不佳,其后期的数据存在较多的问题。
1.2 部分管道沿线人工采集数据困难
由于部分管道沿线受到季节性因素、地理环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于一部分管道沿线的采集工作较难展开,数据难以获得。更有甚至有地方通讯信号难以覆盖,因此对于电位数据、跟球、管道周边环境监测的采集工作较为困难,因此对于以上两类情况的数据采集就需要利用智能采集手段代替人工进行
1.3 现有的监测系统分散、孤立
我国现有的监测系统相对来说较为分散、孤立,并且相关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国外世界水平相比较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对阴保电位智能采集桩和地质灾害监测单元以及内检测器定位盒、视频监控等设施现场侧数据的采集我国目前较为普遍的采集方式是单元独立分散,对于后端管理(监控)平台一般采用的方式也是独立分散。我国对于管道智能的构建总体趋向于“多桩合一,一桩多能”的模块化系统。该系统一旦建立以后对于统一管理与数据分析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物联网在我国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并且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当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运用到的场景相对来说也比较广泛。就物联网的技术发展现状而言已经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国内外也有较多的学者专家在物联网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并且较多技术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是物联网典型架构。
物联网应用范畴主要包括智能电位采集仪、定位盒、视频(图像)摄像机、地质灾害监测仪,并且都位于感知层。近年来,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深化,管道监检测技术发展也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外专家在基于自身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对于管道阴极保护监测、内检测器定位采集、视频监控、地质灾害监测等系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开发。并且以上各类系统已经被运用到了实际应用当中,其技术性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专业应用的需求。由于目前涉及到跨专业的系统开发相对来说较少,因此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可行的方案能够选择。
其网络层主要是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被运用到了石油天然气领域当中,并且该项应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都做了有关该方向的研究。并且有学者提出了有关于北斗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天然气管线智能巡检系统方向的研究课题,这一系统的问世将大幅度提升管线检测过程当中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现阶段的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当中,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管道智能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现有的大环境相对来说已经成熟。
三、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就我国目前管道监测智能化的建设需求,以及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管道监测智能化而言要想实现各专业子系统的智能接入从而形成“多桩合一,一桩多能”集成应用及数据远传。就需要对于智能集成采集测试桩的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在可靠性设计、通信、电源管理、低功耗、结构防水、环境控制等方面运用新型技术进行改革,在结合现场场地的具体情况以及地理猫特征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以及整体安装和维护,从而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可靠性能。
其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该系统需要对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兼容形成独特的智能物联网关。在结合多个应用子系统的前提下,将通信系统整合并且实现数据自动上传至现有的监控系统服务器。在对于智能物联网关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是需要考虑提供多种通信接口的需求,并且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兼容异构网络所涉及到的不同协议和数据格式,从而实现统一通信服务方式,较大程度上保障相关数据安全性。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以及5G技术的高速发展输油气管道沿线监测业务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相关的应用数据智能集成采集及数据远传技术将全方位替代人工,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数据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并且该项技术得到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数据采集稳定性差问题。在克服各种复杂环境的前提下对于相关的管道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并且试桩采集由单一阴保数据采集功能的方式向多数据智能集成采集功能转变,从而较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现有输油气管道沿线监测数据采集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以及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关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江波.输油管道阴极保护监测传输系统及其应用[J].油气储运,2015,34(5):533-537.
[2]汤养浩,胡勇,张权.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断路报警装置的研发与应用[J].油气储运,2013,32(1):51-54.
[3]税碧垣,张栋,李莉,薛鲁宁,陈国群. 智慧管网主要特征与建设构想[J]. 油气储运,2020,38(5):500-505.
[4]王振声,陈朋超,王巨洪.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思考[J]. 油气储运,2020,39(7):73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