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园园
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越来越快,加之国家节能环保政策需要,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构建的重要结构形式,应用优势突显。作为施工单位,在高质量完成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同时,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探索研究的热点话题。以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具体管理要点和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工程造价控制水平与项目效益息息相关,而做好工程预算是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而如今各类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工程造价控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有必要从工程预算的角度入手,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法,并且在城市化趋势下快速发展并普及,其特征是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了“流水线”式的流程,“积木型”的建筑结构,主要将工厂装配线上制造的主要零件(如墙,梁,柱,楼板等)运输到施工现场,最后使用灌浆锚栓后浇铸件,再通过具体的连接方案成为建筑产品。这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建筑建造方式,使得装配式建筑具备了很多的优点。特别是与现有的普通施工方式来比较,这种建筑方式更加快捷且能保证更好的质量,并尽可能多地使用机械来完成一些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使用了更加科学的建筑模型。先进又快捷的施工方法也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具有高度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使其在建筑行业中依靠自己的优势和独创性不断发展,更好地满足的现代施工的基本需求。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
2.1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应用中的工程造价
在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整体销量与技术的限制,导致了构件造价高。面对这种情况,需要从技术角度入手,突破现状。可以建筑构件生产技术较高的企业、外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进行技术水平的提升,促使建筑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成本能够有所降低,并且提升其质量。质量提升与价格降低,能够为建筑构件的广泛应用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总体市场环境以及生产状况的改变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价格有效降低,在工程造价上也会有所表现。另外,在装配式构件的生产中,我国的企业之间需要强化合作,促进行业标准的形成。目前,由于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出配件的质量、规格差异较大,通过长途运输大体积配件的方式,又会增加成本,在许多地区中有着成熟装配式建筑建设技术的企业,也不考虑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为此,行业标准的统一,规范性的提升,能够促使装配式建筑在不同区域中的生产状况接近,扩大行业在市场中的整体占有率。在各地区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都能够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情况下,相应的高额运输费用就能得到有效地节约,促使建筑企业更多地选择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应用。
2.2加大监管力度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造价管理过程中,企业要想能够全面管控好成本的投入量,那么就应该对过程进行全面监管,通过项目监理的作用,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成本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此方案一旦确定,后期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在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时,企业就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项目的现场,开展综合化的调查分析,然后构建切实可行的监理计划,促使企业能够管理好成本工作的基础上,也能够确保接下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高效开展建设,努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企业也应该引导项目的管理方、监理方以及施工方都融入到项目造价管理过程当中,严禁不合理操作问题的发生,企业根据工程实际建设条件,出台一系列合理的奖惩制度,给工作人员操作过程构建合理的环境。
2.3市场垄断控制
鉴于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成本预算和管控问题严重,就需要有一个具有严谨性且公正的法律条规来规范这其中的各个方面,来促进并且保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目前的现状来看,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还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导致许多施工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外,从施工地的角度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本身容易受到当地经济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配件的价格由制造商决定,项目施工人员无法起到作用,成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无法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管理,而且在价格不确定的情况下,项目施工人员也无法保证材料质量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发展是项目人员无法了解和干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了施工的更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政府应该正确地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严格把控制造商的价格控制监督,并从各个方面改善工业价格的综合控制,共同努力实现价格和质量的双面监督管理,保证零配件的制造质量,保障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
2.4投资阶段的控制
绿色建筑工程不仅涉及专业多,而且耗费的资金、材料非常大。因此就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同时,为建设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投资阶段的控制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必须对工程项目展开详细全面的了解,用长远与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然后制定投资方案。并且要将整个施工建设所耗费的成本费用,进行评估分析,保障投资方案的恰当。第二,在投资阶段的成本评估中,必须保障所有数据信息的准确、及时、全面,并且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才能将误差降到最低,保障工程的有序进行。第三,预算编制机制的制定,一定要保障动态化、全方位。不仅要考虑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还要考虑工程进度是否达到预期标准,然后进行投资报告的评估,将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5全过程协同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需体现出全过程协同管理特点,以求较好地实现对于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全面管控,避免在任何环节出现偏差问题。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协同管理中,成本控制人员往往需注重细节管控,扎紧效益流失口子。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特点上来看,其不仅需重点关注现场施工安装阶段,还需重点把关前期各个准备环节,尤其是对于装配式构件的设计及生产,更是需予以高度关注,以求更好发挥出装配式构件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预算编制及造价控制面临着大量的挑战。考虑到传统预算编制及造价控制理念和方法存在不足,有必要从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过程管理入手,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定全过程、精细化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机制,落实权责,促使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提升,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等方面的基础上,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曹静,沈志明,王晓玉,等.装配式建筑经济性分析及成本控制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211–213.
[2]赵海霞,征茂顺,孙睿.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方案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1):85–86.
[3]罗剑.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运用探究[J].四川水泥,2020(1):21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