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
身份证号码:232326****03280515
摘 要:随在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由于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而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不仅能够减少施工污染,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全面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设计质量,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出比率在迅速降低,人们将目光放在了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建筑工程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生产和生活。文章中就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展开研究,对其影响因素和策略进行了详细剖析,希望能够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2 装配式建筑简介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较快且施工成本较低,同时具有环保性等多项优势,这种建筑在出现后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初期阶段的装配式建筑还不够成熟,因此,最终建成效果较差,较为呆板。自20世纪以来,人们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法国、英国等国对其进行了尝试。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也逐渐得到了优化,建筑的优势也逐渐体现了出来。经过改良处理后的建筑能够批量建设,并且形式多样。当前,美国拥推出了一套先进的装配式建筑,在此建筑中,各户如同大型房车一般,可以采用大型汽车对其进行移动,之后,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即可使用。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3.1 构配件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所采用的构件数量较多,就国内的构件生产方面来说,受到生产厂家的规模的限制,并且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方面经验不够丰富,导致实际施工中所采用的装配式构件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一般来说,构件是由厂家进行统一生产的,生产完成后要通过运输后方可到达场地,但生产厂家与施工现场的距离远近存在差别,运输车辆也存在差异,这样便会使得构件的保护效果存在差别,当构件到达场地后,其质量方面也会表现出一些差异。此外,当装配式构件运输到场地内后,还应当加强保管,避免因受到外界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产生,为施工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3.2 施工设备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离不开工程设备的支持,在吊装、拼接等阶段都要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操作,而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工程施工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吊装阶段,如果连接位置牢固性不足,出现失效情况,会使得预制构件发生倾斜,碰触到其他物体造成损坏,还可能会威胁现场人员人身生命安全。在拼接操作阶段,起重机预留活动区域较小,在运行时很容易对附近施工人员产生威胁,此外,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不正当的操作很容易引起故障问题甚至是意外事故,延误施工进度。
3.3 管理人员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各项因素的控制都极为关键,施工场地内,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各部门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十分重要。作为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做好相关人员、器械物资的协调管理。但是在实践中,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疏漏,导致工程的实施受到阻碍。
较为常见的情况有:(1)对于预制构件的保护不合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的预制构件数量种类较多,部分构件运输到场地内后,未能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区域内进行保管,未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知识预制构件受到损坏。(2)对于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未能落实。管理人员未能结合工程要求采取预防措施,往往都是在质量问题出现后,才采取控制措施,增加了工程损失。
4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对策
4.1 加大生产质量管理力度
为确保预制建筑结构生产整体质量,需要在生产中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其一,规范生产操作,加强人员管理。预制构件生产阶段,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对预制构件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若是操作人员操作不够规范,那么很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出现问题,埋下质量与安全隐患,例如,在对预制构件生产时,预制构件尺寸与保护层的厚度与平面度存在差异,在检验过程未能发现该项问题,不但会导致工程施工效果受到影响,还会对企业自身信誉产生影响;其二,要注重工程机械设备方面的控制。用于预制构件生产的机械设备运行压力较大,如若缺乏有效的维护与保养,那么将会使得各项形式的构件间产生一定的间隙,进而降低其牢固性。同时,还要注重对预制构件生产原料的管理,在为搅拌前期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以保证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合格,在生产阶段需要明确,预制构件的生产技术与最终生产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相较于传统建筑来说,装配式建筑构配件能够有效的降低胀模概率,但事实上,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由于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预制构件间产生较大空隙,难以保证预制构件间的牢固性,这将会导致建筑外观受到影响。因此,正式施工前期,务必要做好预制构件的验收工作,避免存在质量问题的预制构件投入到施工中,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最后,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氛围。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质量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以及养护处理阶段,要注重对现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4.2 施工设備的管理对策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内容:首先,在吊装、拼接预制构件阶段,需要确保各部门紧密连接;其次,在施工现场要为机械设备的运行留出充足的空间,防止设备运行意外情况发生;最后,定期开展设备的养护与维修,全面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4.3 管理人员的管理对策
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职责,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根据工程规章制度要求,合理开展现场管理作业,特别是要结合预制构件类型,为其设置对应的存放区域,并设立标识,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看管。施工单位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训,不断提升管理团队整体素质。
4.4 预制构件安装的控制
在对预制构件安装阶段,需要做好现场检验工作,并对实际安装、固定等各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管控,具体施工中要做好下面几点工作:首先,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以便于实现对预制构件安装过程的控制,保证各项作业顺利开展;其次,在安装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要立即作出处理;最后,对于安装完成的预制构件展开加固处理,保证组件的安全稳定性。此外,还应当对钢筋焊接部位的检测,墙板接缝防水效果以及机械连接点等,并且还要对预制构件的进行沉降观测和垂直度观测,在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5 结语
通过本文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发展,能够进一步说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质量,不断优化建筑设计理念,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管理,最终能够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秋吉.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33):33.
[2] 张可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