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路径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潘效安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逐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路径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巢湖敬业土地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逐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路径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分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原则与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土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引言
        为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中央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路径,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对土地整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新时期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能仅限于耕地面积的扩大,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乡村的文化打造、乡村景观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以实现新时代下土地整治的时代性、美观性以及人文性特征。在乡村建设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当中,土地利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土地整治转型迫在眉睫,并且需要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落脚点,全面提升土地整治的实际效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1.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激发乡村生产要素活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发展的根本要素在于土地要素,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政策支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统筹规划出有理论可依、有政策可依的科学土地利用方案,既能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激活农村劳动、资本要素,助推农村产业发展。
        1.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有效保护耕地、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路径实施耕地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以实现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拓宽耕地补充来源的渠道,减少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实现耕地规模提升和结构优化,推动建立具有高质量耕地的乡村特色新格局。
        由于目前大多数乡村的耕地不成片,分布比较零散,这不利于乡村实现规模化经营模式,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路径可以实现实现耕地连片,促进乡村耕地规模化经营,加快现代化农业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困境
        2.1乡村人口流失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人民对于高质量生活需求也逐步提高。目前乡村人口流出现象较为严重,许多青年人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纷纷走进城市工作。发展落后、无法实现机械化发展的乡村,在乡村人口流失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耕地撂荒的现象,这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2第一产业人力资源短缺
        目前,农村第一产业发展存在种种阻碍:化肥、农药等生产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农民收入却上涨缓慢 导致许多地区的农民即使在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仍然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第一产业发展的困境导致许多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使得农业发展人力资源短缺现象普遍存在。
        2.3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境导致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出,进而产生了土地撂荒、宅基地闲置的现象,。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因为不愿意务农而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宅基地的大量闲置。而一些留在乡村的年轻人因为无力购买城里的房子,选择在农村新盖房屋,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3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原则
        3.1突出“三导向”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规划设计要突出三方面的导向,即生态优先导向、因地制宜导向、突出融合导向。生态优先方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以不损害生态环境、保证土地健康为前提,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各项土地整治,建立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因地制宜方面,需要根据当地村庄的实际情况实施土地整治,建立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风貌景观;突出融合方面,需要打破镇与镇之间的限制,推进相邻村镇之间的工作融合,全域集中进行土地治理
        3.2强化“三保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加强组织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加强政策保障。土地整治需要在国家省市县联动以及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进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需要对资金管理建立统筹机制,建立相应的财政支持体系,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仍然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


        3.3人地协调发展
        人地协调发展,是指实施全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不毁坏耕地,减少对于大自然的破坏,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保留当地乡村的特色与文化。在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实施以及验收等过程中,要打造具有地域性、特色性的生态自然景观,进一步丰富乡村振兴内涵,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人地和谐发展。例如,在全域土地整治过程中针对乡村中存量用地的问题,需要注重生态保护,避免对大自然造成破坏,要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的山水条件和各种资源禀赋等,合理地进行自然景观的修复。
        4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
        4.1加大资金的整合与投入力度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要保证资金的充足性。主管部门以及工作单位要及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全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到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等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资金保障制度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该与目前农村地区进行的村庄规划相结合,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优化耕地结构与规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大力加强相关管理制度 的规划编制,保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将预算不能少、用途不能改的资金使用基本原则落实到实处,保证资金在整合以及利用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对其自身资金的融资渠道的不断扩大。政府部门应起到主导作用,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需要对资金现存的一系列风险问题展开科学合理地监管和评价,不仅能够保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保质保量地实施,还能够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规避。
        4.2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重点进行确定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具体开展中,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整治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高度重视涉及其中的一系列关键环节。
        首先,要启动村庄规划的编制,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矛盾突出的低质农用地、低效建设用地以及遭受和易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地区进行划定,明确重点地区以保证相关工作在实践中有序开展,实现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其次,相关部门要结合现实需求,优化和完善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合理利用和盘活建设用地,做到集约节约的使用,以保证农村地区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除此之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编制部门要结合村庄实际,深入农村地区,对其自身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将考察结果作为生态环境修复的主要依据。对符合农村地区用地标准的管理条例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对现有的整治方式进行创新,按照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的原则,适当增加农村的整体耕地面积,同时要保证土地质量的提升,以推动农村的地区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方面,优先保证村民的合理建设需求和农村的产业用地需求。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村庄的人居环境实施“三清三拆”和“三微”改造,只有设施的配套齐全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才能吸引到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4.3加强农村全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体系的构建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提高该项工作的整体实施质量和效率,除了要在资金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还要对其工作体制以及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首先,要做好项目的谋划和论证。全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比较综合的工作,对实施地区的要求较高。必须选择那些产业基础好、村民支持度高、政府高度重视、资金有保障的农村地区,才能保证该项工作的实施基础。其次,要根据村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建设目标,要以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优化村庄发展的空间布局、保护村庄历史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和风貌为基本目标。最后,要明确组织保障措施和项目的监管措施。组织保障是指由政府组织领导的机构设置,制定管理办法,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监管措施是指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资金的使用以及后期维护措施的建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程,对于我国实现乡村全面提升,实现综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在乡村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土地整治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的实施舞台,可以有效保护耕地,保护乡土特色,但是土地利用仍然存在着 乡村人口流失、生产人力资源缺少以及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土地整治亟待转型,并且需要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落脚点,以此来提升土地整治的实际效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只有采取突出“三导向”、强化“三保障”、坚持人地协调发展基本能理念,才能够有效实现人地统筹协调发展、百姓生活宜居、乡村振兴有效实施,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于水,汤瑜.全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轨迹、执行困境与纾解路径——基于苏北S县的个案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3):42-52.
        [2]刘林.土地整治整体性治理的实现路径[D].浙江大学,2020.
        [3]丁庆龙,叶艳妹.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转型与全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讨[J].国土资源情报,2020(04):4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