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包艳美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提高,检验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精准。
        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提高,检验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精准。但是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层出不穷,给消费者造成一定的恐慌,还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本文将以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内容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新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
        引言
        得益于经济飞速增长的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由此,公众对各类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随之变高。尽管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较好,然而食品生产与营销过程当中依然显现出众多缺陷与不足,无法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对广大民众的健康十分不利。实际上,在很多的食品中存在着一些致病性微生物,人类一旦食用,便会感染上各类疾病,造成生命安全威胁。所以,做好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非常关键。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1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主要内容
        1.1菌落总数
        食品中的菌落总数能直观反映食物和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技术人员对食物进行特殊处理,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然后提取1g样品,测定其中的菌落总数。
        1.2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是能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下,对其进行持续24h的培养,然后进行革兰氏检测,即可得出食品中的大肠杆菌含量情况。因为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牲畜和人类粪便,所以这个系数表示食物被粪便污染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大肠菌群的指标时应该按照每100mL中大肠杆菌的数量进行分析。
        1.3致病菌
        技术人员不仅要检测食物的污染程度,还应该测定其中致病菌的数量。比如,技术人员要对食物中的蜡样芽孢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如果食物中的产气荚膜杆菌总数超标,就可能诱发中毒。沙门氏菌随着食物进入人体,会在小肠处大量繁殖,从而引发炎症。如果它们通过淋巴系统进入到血液中,就可能导致全身感染。因此,技术人员应该对食物中致病菌的含量进行检测,切实保障食物的安全性。
        2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新技术的应用
        2.1生理生化技术
        具体来说,生理生化技术就是将菌体代谢时候所产生的物质与分子的变化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检测,该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到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该技术所使用到的方法也很多,首先是ATP生物发光法,通过有关的研究可以发现,基本上所有活着的生物体内都存在着ATP,这是生物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而通过对采取的样品中ATP的浓度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获取食品中存在的细菌数目。并且ATP会使发光光度计中的荧光素产生一定的荧光强度,通过对荧光强度进行有效的检测,也可以得知细菌的数量。通过现实的情况来看,该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较,体现出更加高效和快捷的特征,它可以很快地检测食品加工现场,并且可以对大量的食品样本展开有机的检测工作,该技术在近几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乳酸菌的检测以及啤酒中菌落的总数检测都利用了该技术,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2质谱技术
        根据当下的情况来看,在食品的微生物监测中质谱技术被广泛使用,并且经过不断地完善,它已经成为了基因组阶段的重要技术。该技术的检测过程首先是要将样品中的病菌分离出来,之后再借助质谱将这些病菌进行鉴定,进而对食品中的细菌进行快速检测。同时该技术也可以利用在测定发酵型的食品菌种,它可以有效地区分动物源杆菌的种类。

当下阶段通常是将该技术与电子喷雾三重四级杆的质谱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把握水果、蔬菜等食物中的菌类污染情况。
        2.3PCR技术
        (1)常规的PCR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利用体外酶对DNA进行复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借助体外酶使DNA大量扩增。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可知,它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并且操作模式简单,能较快得到结果。因为这项技术具有综合性的优势,所以它能精准检测食物微生物中的酵母菌、乳酸菌和大肠杆菌。(2)PCR衍生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优化革新,技术人员逐渐加强了技术革新工作,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集约化模式,推出一系列的新技术。①多重引物PCR技术。与传统PCR技术相比,多重引物PCR技术可以同时扩增多条目的片段,效率更高。在食物微生物检测中,可利用多重检测技术测定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②实时荧光标记技术。这项技术的灵敏度较强,并且不会对样品造成明显影响。这项技术的应用模式为,将不同的微生物标记不同的颜色,从而明确其中的成分。③核酸探针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探测食物中的成分,获得精准数据,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技术以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实现检测的目的。
        2.4免疫学检测技术
        ①酶联免疫吸附法。这项技术是依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并结合酶的作用,明确其中微生物的数量,对微生物的情况进行把控,它能对抗原体进行分析,所以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频率较高。酶联免疫吸附法能对乳制品进行检测,明确其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现阶段,免疫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技术更加成熟,能为食物安全监督部门提供技术助力。②免疫磁性微球方法。免疫磁珠中的固化剂能和抗原体进行有效结合,加快检测速度。并且这项方法能反复多次应用,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准确判定。
        2.5光谱技术
        ①高光谱图像。它属于遥感技术的范畴,能将影像学资料和光谱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即使远距离也能进行测定,辐射的范围较广,并且分辨率较高。它能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进行有效测定,探究食物的营养成本情况。②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能直观反映样品中蛋白质以及核酸的含量。在对食物进行检测时,检测的速度较快,并且数值较为精准。③拉曼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由光照射到样品的时候,分子发生散射产生。以拉曼光谱为基础进行分析,能掌握食物中微生物的情况。现阶段,拉曼光谱技术在蜂蜜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提升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应用效果的措施
        (1)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检验技术人员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所以应该制定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岗内培训工作,加强检验人员对检测模式、流程和标准的熟悉度。引导检验人员把理论和实践联系,确保其能对不同时期的检验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获得精准的检验和鉴定结果。(2)优化检验工作流程。①掌握食物微生物检测需要的材料、方法和设备。②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检,明确微生物的数量、生长情况以及新陈代谢情况。③检测人员要进行实时检测工作,规范检测操作。④汇总食物微生物检测相关数据,为之后的研究和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这对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变现有的局面,应该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改革和创新,把新技术融入到传统检测模式中,提升检测和鉴定技术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磊.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21):187.
        [2]魏梁.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60.
        [3]赵娅鸿.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程,2020(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