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测绘技术应用 赵继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赵继军
[导读] 摘要:数字测绘技术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更具优势,建筑、交通、水利等应用传统测绘技术的情况较为多见。
        东明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山东菏泽  274500
        摘要:数字测绘技术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更具优势,建筑、交通、水利等应用传统测绘技术的情况较为多见。伴随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逐渐与测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数字测绘技术。数字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使得建筑工程测量应用服务逐渐完善,可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高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数字测绘技术
        引言
        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准确地对工程数据进行测量,为施工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使施工过程更加地精准。而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精度高、易存储等优势,这些优势非常符合工程施工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基础建设方面还是建筑领域方面都有了明显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积极将数字测绘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中可以推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的改革,对于促进产业的进一步优化,确保建筑工程测绘数据的精准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数字测绘技术中的数字成图技术解锁了成图解析的新方式,数字化成图技术与传统测图技术相比,具备的优势更加明显。在地形测绘中积极应用数字化成图技术可以发挥明显优势,为测绘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外业测量中使用数字地形图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能顺利开展外业测量工作。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数字测绘技术可以突出新技术和新仪器的价值,对于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积极将数字测绘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中不仅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可以体现出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的优势,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价值
        2.1精准度较高
        根据传统测绘技术的应用情况可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会受视觉误差或物理因素影响,在数据传输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信息流失现象。应用传统测绘技术测量较为复杂的数据信息时,工程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开展相关工作。当前我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测绘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测绘数据精准度,降低了测绘工作中存在的误差。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量中的误差值降低了约3mm。利用数字测绘技术进行工程测量,进行绘图或数据传输时,不会受到任何视觉因素或物理因素的影响,为工程建筑施工构建了良好的数据保障。
        2.2数据保持完整
        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高效地完成工程数据的存储工作,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快速存储,这一点与人工存储方式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存储效率,进而将主要工作放在数据分析上。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终端中,再由计算机完成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测绘的速度,从而使施工图的设计更加地精准。
        2.3丰富的图形属性
        由于测绘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比较紧密,数据资源有了更大规模的数据库与强大的储存能力,可储存多种类的绘图图标,具有完备的图形储备能力。进行测绘点编码信息、成图的整合工作时,会应用绘图系统中各类型的符号或图形,不同的符合、图形对应的编码存在差异。在绘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有关符号,加快绘图速度。通过应用数字测绘技术,可丰富图形属性,可精准整合绘图地点的地图图形与地理坐标。
        3数字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3.1分析测量信息采集点信
        息采集点的主要作用是展现建筑主体结构,确保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建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分析测量信息采集点时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建筑主体结构设计时需要分析工程三维坐标数据,结合三维坐标数据构建轴线图、平面图以及立面图。二是建筑结构差异性测量时需要全面分析三维坐标数据,对建筑工程测量主体有效划分。如果建筑工程项目为混合结构,可将墙体或者结构柱划分为工程测量主体。如果建筑工程项目为框架结构,可将结构柱或者外墙划分为工程测量主体。三是在测量楼梯时需要收集全面的资料,包括阶梯高度和长度、栏杆高度和长度等。除此之外,也要明确楼梯测量结果的其他因素,如附属结构。四是在测量天花板时需要对吊板数据全面收集,并确定好吊板标高。
        3.2数字图像处理
        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原始工程图进行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制图的质量效率,并且降低项目施工的成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原始图形进行处理的成本非常大,尤其是一些早期的图纸,处理起来任务量十分巨大。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成本的消耗,通常会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来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成图的效果更好,一般会使用专业化的设备对原始图像进行扫描,并且应用矢量化技术,将图像进行转换处理,再与实际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保障数字图像处理的扫描精度,使这一数字化处理过程更加地精准。此外,在制图过程中,需要实时做好工程数据的收集工作,并且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保障数据能够与实际相符。
        3.3基础结构测量控制
        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结构比较多,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利用标准合理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展开有效测量,明确各类建筑结构和基础材料规模形态和实际施工要求,从而有效解决相应的施工问题,并在数字化测绘技术支持下推进建筑工程测量及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良性开展。当然,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和材料测量,可以在降低测量难度的条件下保障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力度,同时在准确信息的支持下开展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布置和建设施工,以此发挥基础结构和原始材料在建筑工程综合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和现实作用。比如,对建筑物进行管道安装时,应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建筑管道安装中心距离进行有效规划,发挥管道材料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中的作用效果,使得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测量符合工程项目的综合建设要求。
        3.4构建数据测绘三维模型
        采用CAD软件处理特征点,并依据特征点之间的联系用CAD软件进行连线,弄清楚所测量建筑工程的轴测线、俯视线。测量人员可以从划线图入手根据建筑轴线情况进一步拟合并完善数据资料,修正建筑轴线数据。将建筑外部轴线作为拟合依据,不断修正、对比并优化建筑主轴线数据,提高建筑工程测绘工作效率。在构建三维模型时测量人员也需要用到CAD软件,借助CAD软件上的虚拟操作,根据划线图确定墙壁土层、窗户土层以及柱土层。其中在绘制土层时首先要建好图形,确认土层绘制无误方能实体创建,并经过渲染处理、拉伸处理以及阴影处理后构建起三维立体结构。借助CAD软件绘制三维图时可采用拉伸处理的方式。但是拉伸处理过程中需要测量人员全面控制好角度的正负情况以及绘制基准对象的粗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研究可知,在工程前期的处理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且数字测绘技术正在向科技化与数据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处于发展中阶段,减少了工程测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消耗。
        参考文献:
        [1]张磊,王鹏飞.地籍测量工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2):183-184.
        [2]方立林.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11):197+195.
        [3]蔡旭.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48.
        [4]蒋凯.基础测绘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影响及应用策略[J].地产,2019(22):9.
        [5]丁旭东,王丞.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