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的流程化管理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林立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电梯的生产建设力度逐渐增强,电梯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需高度重视其安全性。
        浙江城际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电梯的生产建设力度逐渐增强,电梯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需高度重视其安全性。为了使电梯始终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在电梯的使用周期内,可通过电梯检验清晰掌握设备的各项实时数据,达到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和缺陷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梯检验的流程化管理与分析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电梯检验;流程化管理;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从而促使电梯数量增多。由于电梯使用数量增加,造成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被社会广泛关注。电梯能否正常运行与检验维修密不可分,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对电梯进行检验维修,要注重检验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与电梯设备的安全问题。
        1 电梯检验的作用
        电梯长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问题。主要包括电气系统故障与机械系统故障。电气系统故障主要是由于回路断路与短路问题造成,电气回路内电气元件出线与入线位置,压接的螺钉产生松动或是焊点也可以造成回路断路与短路。另外,电气元件自身的绝缘材料发生失效或是老化,也能够对电气回路造成断路与短路。电梯在正常使用期间,可能会发生电梯着落问题。电梯使用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一般情况下可能是由于轿厢发生操作失误。如果发生剪切挤压事件,一般情况下可能是由于短接门锁或是电梯自身失控。电梯使用中蹲底与冲顶事件也是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曳引轮磨损、超载或是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机械系统故障主要包括螺栓松动和润滑不良等问题。在进行电梯检验工作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电梯运行出现的故障问题,确保电梯设备自身的使用性能,有效减少电梯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也能确保电梯设备与工作人员的使用安全与人身安全。想要做好电梯检验工作,相关的检验人员必须要对电梯设备的元件、零部件与分支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及时发现电梯的安全隐患问题,迅速对故障进行处理,确保电梯的使用安全。电梯检验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安全使用,确保群众的人身安全。并且,做好电梯检验工作,也有利于促进电梯产业可持续发展。
        2 电梯检验的流程化管理
        2.1机房内部的检验维修
        电梯设备中机房作为中心枢纽,内部结构有复杂的电气部件与机械,包括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等。相关设备在实际操作期间,对使用人群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电梯检验维修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发生意外造成人身伤亡等不良事件。针对机房内部安全与防护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避免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部后发生碰撞、摔伤等情况,检验维修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必须充分掌握机内内部的空间结构及地面凹凸情况;(2)避免工作人员发生触电事件,在进入现场前要将主电源开关断开,确定主电源完全断开情况下在进行相关的检验维修工作;(3)针对电梯运行状态下检验维修时,工作人员必须处于安全位置下,远离限速器与曳引轮等运行部件,从而有效避免运行部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亡;(4)在实际检验维修过程中,需要团队相互配合情况下,所有成员必须统一听从命令,杜绝依照个人主观想法私自开展检验维修等活动。
        2.2 现场检验
        检验人员在现场检验前需要整理资料,准备好劳防用品,并携带已校验合格的仪器仪表。到达检验现场后,检验人员需要明确协调配合人员和检验内容,了解使用单元对设备的管理,特别需要做好检验时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进入检验现场后,先要识别危险源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或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应该及时中止检验,并将原因以《检验意见通知书》的形式告知受检单位,待现场条件允许后,重新约请现场检验。对于符合检验现场条件的,按照检规逐项检验[3],现场填写好原始记录,判定检验项目是否符合。现场检验结束后,梳理检验项目,现场确认检验结论是否合格。
        2.3 电梯部件更换或修理问题
        新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对电梯施工类别进行了重新划分,赋予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更多自主权,更换或修理符合规范的电梯部件不再需要监督检验,这给电梯检验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检查电梯部件是否进行过更换或修理,更换或修理是否符合新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要求,更换或修理后部件功能是否达到要求。在某次定期检验中,笔者发现更换了限速器,在做“限速器 - 安全钳”联动试验时发现轿厢无法停止,经过仔细排查发现,限速器动作方向与轿厢下行方向不一致。维保人员调整之后,“限速器 - 安全钳”联动试验正常,并现场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此外,检验人员还现场对比了同批次其他电梯的限速器规格是否一致,查看与存档资料的限速器规格是否一致。
        2.4电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电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总体架构是以电梯全生命周期追溯优化模型、电梯追单元编码体系、数据采集技术、追溯数据交换技术、追溯平台构建技术、追溯信息应用技术等为支撑,构建电梯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追溯信息采集、追溯信息管理、追溯过程管理、追溯分析等功能,为全过程追溯体系的实现提供支撑,服务电梯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同时,平台的构建以标准为引领,通过对电梯追溯技术、数据、平台到应用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为追溯体系的建设及推广应用提供支撑。以电梯追溯编码为核心,向前跟踪,向后溯源,以电梯制造、安装、开工告知、注册登记、使用、检验、维保等各环节单位为追溯主体,形成涵盖各个环节涉及电梯制造、安装、使用、维保、行政许可(如开工告知、注册登记、监督检查等)、检验检测、应急处置、故障监测、保险等追溯主体链网。总之,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流程化实施电梯检验,检验人员能够严格、细致地开展现场检验,对电梯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排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是强化现场管理,提升现场检验的安全性;二是规范检验流程,提高检验工作的高效性;三是突出检验重点,保障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四是完善检验方法,改善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实施电梯检验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和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制定科学化、标准化的检验流程,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向阳 . 浅谈电梯检验与安全 [J]. 中国电梯,2019(3):40-41.
        [2]王禹 . 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分析 [J]. 砖瓦世界,2019(24):285.
        [3]韦方平,刘磊,冯光辉 . 关于电梯定期检验项目调整的探讨 [J].中国电梯,2020(7):43-50.
        [4]宋承轩,吉卫,喜房杰.  基于二维码、RFID的电梯零部件质量追溯系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8(01):154-157.
        [5]林宁 .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研究 [J]. 装备维修技术,2019(04):199.
        [6]肖海峰 . 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及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方法研究 [J]. 装备维修技术,2019(0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