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 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高付义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遍布城市的各个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遍布城市的各个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当前常应用的建筑施工框架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这是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较为灵活,能够满足建筑工程项目不同的使用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基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探析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近年来,我国开发的建筑施工新技术有效地将抗震墙技术与框架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该技术旨在构建框架—剪力墙结构。凭借框架施工和剪力墙技术的综合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1技术应用优势
        框架剪力墙结构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相较于其他结构具有灵活性强、抗剪性和抗压性强的应用优势。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综合,因此能够大大增加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灵活性,在水平控制力方面的应用优势极为明显。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剪力墙与框架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剪力墙主要承担结构的水平力,而框架是主要承担结构的竖向力,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极强。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空间布局较为灵活,结构承载力也得到了优化与提升,因此能够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再加上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承受相对较大的荷载,因此能够对内部受力状况进行平衡,为建筑工程提供稳定的受力状况,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抗争性能。
        2施工准备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环境存在差异,不同地质、气候等均会造成施工方案有所不同,因此,为保障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切实发挥原本性能作用,应在全面施工前,严格勘察建筑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现场环境展开深入分析,以真实现场数据为科学化施工方案奠定基础。为保障施工现场勘测效果,需实现集中化统一管理,并根据不同勘测方向划分执行小组,以此保障勘测人员明晰自身任务。在前期准备中,需由专业设计人员根据现场勘测结果设计框架剪力墙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基础上综合考量成本与进度,并对施工重难点进行划分标注,围绕施工危险点展开深入分析并构建应急预案。为保障施工质量,可在完成施工设计方案后展开基础性培训工作,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人员能够按标准进行施工。此外,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前期准备工作中,需由专业质检人员围绕材料设备展开质量检查。首先,需展开重量偏差检验,确保无误后进行弯曲、拉伸试验,二次复检以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材料检测后,也要严格检查与控制施工设备,最大程度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实际建筑工程规划时,可于建筑主楼结构一侧搭设长臂起重机,保障其能够覆盖整个楼梯,可以在实际施工中完成建筑材料运输的工作。另外,在施工现场设置切段机、调直机用以加工建材钢筋,并根据建筑方案增设多台搅拌机,全面保障后续施工顺利。随着建筑楼层逐渐升高,应运用运货电梯、乘人电梯等设备,在施工准备阶段,对相关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并加强安全防护,以确保施工安全。科学有效的前期质量检测为后续有序安全施工奠定基础,规避施工问题,使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切实发挥效用。
        3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施工的成功与否。钢筋在工程中就是一个框架,极其重要,因此把钢筋运输到场后,现场的指挥人员要根据型号进行分类,把不同的材料堆放到一起。在施工前,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比如将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处理干净。在加工钢筋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钢筋弯曲期间应采用机械冷弯法,不可以使用气焊施工工艺。②加工后的钢筋应集中堆放并做好标记,防止用错。现在的分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是用直螺纹连接的,与钢筋端部连接的横纵向钢筋用辊压机处理后,直接辊压成普通直螺纹,通过专门的直螺纹套筒工艺,构建成钢筋连接体系。

其制作方法如下:通过将钢筋端部的横肋和纵肋进行剥切处理后,使钢筋滚丝前的柱体直径达到同一尺寸,最后再将螺纹滚压成型。这样制作出来的钢筋强度非常高。
        4模板安装
        剪力墙模板安装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先安装水平墙结构,之后在开展垂直墙结构的安装工作。为了有效固定模板的安装位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应用引线对模板进行连接。在外墙施工前,有施工规模相对较大,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借助脚手架辅助施工,保证模板安装工作顺利进行。一旦模板安装出现偏差时,需要立即进行模板固定工作。
        5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1确保其数量的合理性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建筑结构在施工设计过程中,会因为工程的需要和变化做出类型不同、针对性不同的剪力墙结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剪力墙越多,建筑物抗震能力就越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具体工作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化设计,结合不同剪力墙结构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
        5.2科学控制剪力墙的弯矩
        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对剪力墙的结构以及特点等进行分析。剪力墙自身的抗压能力以及承载力比较强,但是平面外的承载力相对来说却比较低。导致剪力墙连接的位置可能会由于外部承载力能力差的情况导致墙体出现弯矩,这也是剪力墙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在剪力墙设计中需要控制好弯矩。可以在剪力墙墙面连接的位置设计与剪力墙外侧的连接结构。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先设计梁轴线的位置,并结合轴线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剪力墙的方向,合理计算弯矩,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同时,做好扶壁柱的设计工作,合理设计扶壁柱可以提升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剪力墙质量。如果在剪力墙设计中出现扶壁柱设计问题,需要及时更改设计,如果无法更改,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可以通过在梁墙间设计暗柱的形式做好配筋的预估和计算,控制好弯矩。此外,也可以设计对梁端稳定构件对弯矩进行控制。
        5.3对剪力墙结构进行持续优化
        在开展施工建设中,经常会受到外界一些其他性因素的干扰,因此,便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从工程具体需求角度出发,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多次考察和研究,防止无关因素的影响。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新时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承重技术相比,框架—剪力墙兼顾了经济性和实用性,对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施工工艺和可控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保证了质量安全问题,促进了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光磊.设置斜柱转换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20.
        [2]杨先霖,贾明明,吕大刚.主余震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多元概率地震需求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20,41(S2):36-43.
        [3]张粤.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58-59.
        [4]张艳霞,张爱林,侯兆新,庞占洋.高效装配钢框架-开缝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分析[J/OL].钢结构(中英文):1-26
        [5]张正.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2):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