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3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3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且地质类型十分复杂。在我国的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其中包括了山地、高原、丘陵等不同的地质风貌,而这些特殊的山区地形和结构就会给公路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讲,山区公路的设计比其他设计更加复杂,前期准备的内容也很多。因此,想要设计出符合山区特点的公路,需要设计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现阶段山区公路设计的需求。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公路;设计方法;注意事项
1山区公路的基本特点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地形地质等要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山区通常地形陡峭,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公路路线选线过程中通常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影响了路线设计的灵活性,加大了公路设计的难度。山区复杂的气候、地形、地质等问题,进一步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因此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时,首先要充分掌握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以及地形地质等关键要素,然后才能合理地进行山区公路选线设计。
2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
2.1做好现场勘察调研工作
在设计山区道路的过程中,需要执行现场勘测,可以与地质勘测同时完成,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在调查过程中,应首先注意接线工作,在正常情况下,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沿原来的旧路布线,路线的选择可以沿着原始的旧路进行,工程可以减少路基保护,节省土方工程和降低建筑成本;其次,如果没有老路,则应选择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以探索当地的地形,并确保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地形选线的设计
在进行山区公路工程地形选线设计时,应按照复杂地形表现形式和山区公路综合设计要求采取顺势方式开展布线工作,以此保障山区公路线性流畅性和畅通性,继而提高复杂地形背景下山区公路整体美观效果,全面满足山区公路地形选线设计和综合建设要求。同时还应强化曲线与直线结合的方式进行山区公路地形布设,尽可能降低山区公路地形布设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如果在山区公路地形选线设计时遇到困难路段,还应采取路基分离方式对困难路段实施有效规避,使得山区公路路线与当地地形地势达到相互协调状态。
2.3公路路线的平面与纵面设计
做好合理的平面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强化公路工程的实用性。首先,设计人员要科学分析山区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因素,加之保护生态相结合。使路线的平面设计更为合理。进行纵面设计时,通常选择平曲线与竖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设计。在山区公路驾驶车辆,保持合理的行车视距是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科学的调整平曲线与竖曲线,可以有效的保证安全行车视距。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平曲线与竖曲线之间一定要保持平衡,并适当的提升公路路基施工高度。全面加强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目前来看,我国的山区公路建设中,平面设计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纵面设计依然占主要位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确保公路路线设计与山区地形相吻合,从而强化公路工程基本性能与实用性
2.3公路路基与排水设计
公路的路基建设时,所有工序按顺序进行,路基设计是其中重要的工序之一。设计路基时,最重要的是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路基排水是强化路基的重要步骤,通过路基排水可以控制路基的水分含量,并使其保持在山区道路的规范数据范围。山间小道较为复杂,因此在设计侧沟时,应根据现场的地形进行布局,布置一些排水沟,并远距离创建排水沟,以免阻碍水流。在侧沟和山脉之间不要留太多空间,避免酸泄漏、避免路基泄漏,以免导致沉降问题。
在建造排水沟时,必须坚定主张以人为本的选择,通常选择在原始沟渠和原始山谷,排水口的入口不能与耕地结合,对耕地造成侵蚀,影响耕地播种。
2.4特殊地段线路设计
在线性设计公路时,需要注意公路线性和地质条件之间的平衡。例如滑坡,泥石流,软土地基,沼泽和其他特殊的公路项目,可以结合公路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公路线性设计的综合概况进行线路设计。为了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保持平面线性,应在施工过程中制定标准的工程防护措施,并确保公路的排水应有路基。为了保证公路设计的质量水平,应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在设计路径时,除了注意水土资源的保护和节约,还应减少对道路的选择,以避免对生物资源造成损害,影响公路的设计。例如,在公路的线性设计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线性设计,避开地下水源进行路桥和桥面板溢漏收集处理系统的设计,降低对水资源的影响,保证项目的的合理性,有效收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注意事项
3.1加强对环境的调查和研究
山区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设计师对山区现场进行有效的勘察,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师所设计出的公路设计方案符合山区地质的特点。因为当设计师去现场勘察山体结构时,可以进一步了解所设计出的公路路线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而摸清山体的走向,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出的公路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经过现场勘察,设计师才能够了解影响公路安全的潜在因素。当设计师掌握所设计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时,就能够发现当初拟定的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时设计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反复的实地勘察和对比核对后,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使设计出的路线符合当地的地形条件,确保公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2重视地质考察
公路作为建设在自然风貌上的一种人工设施,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当中。山区的地形、地质、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会因为整体形成过程不同而导致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当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问题时,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对此,设计师在设计公路时一定要注重地质问题,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一一列举,并根据实地考察,来改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出的公路符合国家的标准。由于山区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变化较快,山区地形中经常会有不良地质现象发生,造成公路损坏或者增加公路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过去的勘察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会比较注意路线线形的设计,忽略对地质的重视程度,设计师往往会从如何解决山区坡度问题和寻找符合当地地质条件的建筑材料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在路线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当设计师在初始的调查阶段调查不够透彻或是只做了简单的评估、判断工作,就让施工人员开始施工,这样就会导致一些项目在动工之后,发现当地的地质情况问题,从而无法正常进行施工。这样不仅加大了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还会对后期的养护工作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甚至使公路达不到应该有的使用年限就提前退役。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山区公路时,一定要按照流程,对山区地质进行反复的勘察,这样才能保证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公路路线设计工作主要有难度大、综合性强,涉面广等特点,在地质,环境条件底都十分恶劣的山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和诸多难度,公路路线的设计工作可以说面对这极高的挑战性。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要对现场进行严格仔细的调研和勘察,结合山区内部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绿色设计”的环保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强山区公路的实用和安全性,以实现山区公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博仁.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J].交通世界,2019(26):99-100.
[2]何金燕.山区公路项目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J].交通世界,2018(1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