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食品检验所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2林省食品检验所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 3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 4吉林省安信食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 5吉林省安信食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在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爆发,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食用了存有致病微生物的食物而被疾病感染,所以注重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再和之前一样只是果腹就能满足,食品质量问题受到的重视程度可谓是不断提升。近几年,我国也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在这种现状之下如何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也就成为了众人较为关注的问题,而社会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某些方面来说则为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机遇,各种新技术的存在促使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和发展。
1食品微生物分类及命名
微生物并不是生物学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其群体非常庞杂,种类繁多,包括细胞型和非细胞型两类。凡具有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称为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型微生物按细胞结构又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无特殊的分类系统。按照微生物分类系统,可将与食品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很多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根据生物的外部性状、内部结构、生活特性等加以确定)尚未清楚,所以尚不能完全按照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细菌有3种不同分类系统,即克拉西里尼科夫氏、伯杰氏和普雷沃氏分类系统。他们的通用分类单位命名法则和高等动植物一样,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从某地区或某实验室分离到的菌种,称为菌株或品系。酵母菌为真菌的一部分,采用荷兰人洛德1952年发表的酵母分类系统分类。霉菌也为真菌的一部分,不同的真菌分类学者采用不同的霉菌分类系统,但在“纲”这一级分类意见都一致。
2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2.1质谱技术
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之中的应用,除了上述几种技术之外,还包含了质谱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在后基因组时代下所出现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技术,像是NMR(核磁共振)技术、MS(质谱)技术等等,而这些技术现如今都有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得到广泛使用。具体而言,在对海产品腐败菌进行检验检测的时候,质谱技术就是常用的技术之中,而且这一技术对于革兰氏阳性菌也有着较为良好的检验检测效果。除此之外,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过程中,将食品样品之中的细菌进行有效分离。基于MALDI—TOF质谱技术来进行检验检测也是常见的一种技术。除此之外,超高效液相色谱(即UPLC)以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即GC—MS)同样也是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而且相比较于其它技术而言,这一技术具有费用低、耗时较短、操作简单等特点,所以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2.2分子生物相关技术
分子生物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工作中,分子生物相关技术包含PCR技术和衍生分析的生物技术。
(1)PCR技术。PCR技术的专业性非常强,其能够对微生物种类进行精准检测,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原理就是检测微生物体内的DNA,基于PCR技术能够扩大DNA片段,基于相关技术探析DNA,可精准定位微生物,其有非常强的目标性,不仅能够对食品微生物中的DNA进行检验检测,更能够检验检测大肠杆菌等诸多细菌微生物,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2)衍生分子生物相关技术。当今因为频繁爆出的食品安全相关问题,需要积极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相关工作者要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积极应用,把PCR技术同其他技术进行有机整合,逐渐发展成相关衍生分子生物相关技术。针对PCR技术来讲,其具有极为全面的功能,同时也已经具备了自动化功能,在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时候,可以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其对周围环境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2.3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专注于研究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研究目标微生物的某个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产物,它主要有免疫磁性微球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此外免疫层析技术、免疫荧光法、免疫胶体金技术应用也比较多,此类技术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在未来的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1)免疫磁性微球技术。免疫磁性微球技术将固化试剂的特有优点和免疫学反应所具备的高度特异性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可修复、操作简单和费用低廉的优点,可以被广泛运用于肉类、蔬菜、水果、牛奶等多种食品的致病菌检验。(2)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把酶的反应高效性和抗原、抗体反应间的特异性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不但能确定微生物的菌种,还能确定其菌量。这种技术采用的间接法、竞争法在临床诊断应用较多,双抗体夹心法则更多用于小分子抗原的测定。除此之外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还可以与荧光分析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检测方法,多用于乳制品的检测。
2.4高光谱图像技术
高光谱图像技术是一种遥感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能够将影像资料和光谱信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之前的光谱存在无法成像的问题,高光谱技术突破了这一方面的问题,能够广泛地测量到很多窄并且多的光谱波段,而且对于光谱有很高的分辨率。高光谱图像是一系列在光波波长处的光学图像,能够分辨出食物的形状大小,同时还能够测出食物的化学成分等。由此可以看出,高光谱技术能够有效地检测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微生物对人们的危害,避免疾病的发生。高光谱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而且能够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对微生物进行检验检测。
2.5生理生化技术
就生理生化技术来说,目前我国常见的是针对微量生化以及ATP发光等两种技术的应用。其中在进行微量生化法的应用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食品中微生物菌落在繁衍过程中发生的热变化,对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菌种进行鉴别;或是对放射物进行食品中相关菌种的标记后,针对已标记菌种生长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进行鉴定,从而分析食品种微生物的菌种、含量的参数。而ATP发光法则着重与将所有菌种都存在于ATP中,而后再针对ATP中物质的浓度进行二次检验,从而判断食品种的微生物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新技术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检测,同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要酌情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检测部门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应当积极使用新技术,最大可能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为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妍.论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0(18)
[2]木奇日.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04)
[3]王青青.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界.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