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市政府(阿勒泰市克孜加水库运行服务站) 新疆阿勒泰地区 8365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地基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常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条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稳定性造成了较大影响,如果没有进行针对性处理,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稳定性下降,无法满足水利水电正常生产和运营工作要求。因此,相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在基础工程施工当中对各种不良地基问题展开了全面分析和研究,通过采取各种不良地基处理工作方法,有效改善不良地基对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影响,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稳定性,满足后续主体工程的施工要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基础工程施工作用环节是水利水电工程全流程中的重点环节,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通过提升施工人员技术,加强施工工具以提升基础工程施工水准,是有关负责人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保证了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为人民大众带来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影响因素
1.1地基的稳定性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容易受到地基稳定性的影响。首先,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基础处理施工与工程质量以及地质环境存在关联,在以往的项目施工中,由于地基不稳定因素的限制,会降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效果。其次,若基础工程出现稳定性差以及防滑性不足的问题,会影响整体项目工序的稳步进行,加大基础工程的安全隐患。
1.2渗漏及地下水
渗漏及地下水是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若不能及时处理渗漏问题,会影响工程基础的处理效果,甚至出现坍塌。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前,施工单位会按照工程需求提前勘测,若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操作不当或不规范,会增加地下水渗漏风险,进而增加基础工程的荷载能力,无法提升水利工程基础项目的稳定性。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应力管桩技术
将预应力管桩技术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其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用到的主要方法是静压法沉桩和锤击法沉桩。静压法沉桩的注意事项: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以及沉桩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将管桩运到施工现场,之后在每个管桩支点放置垫木,使用专业工具对桩位进行放样。通过夹持油缸将管桩夹紧,尤其是在新手压桩时,速度需要保持在每分钟1~2m,然后再压下一截桩,上下两截桩的差距为0.8~1m,可以保证每个管桩均在一条直线上。在进行现场作业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十分了解现场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施工效果。锤击法沉桩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管桩的距离和顺序,这样可以确保管桩不拥挤,也不松散;其次是在进行打桩时,要确保桩钉与桩身是垂直的。对于土质较厚的地区,应该连续地对管桩进行敲打,原因在于沉桩工作一旦停下来,土壤就会马上凝结,这样可以防止土壤凝结,以顺利完成施工;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桩钉出现偏差或者歪斜,那么应该立即进行修正。
2.2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
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采用土工格栅或土工网材料加固工程基础,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少沉降量,较其他加固方法施工方便、节省投资,并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这种工程技术主要是使工程荷载均匀分布在工程基础上,可以提高工程承载能力,改善工程稳定性。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塑性剪切力往往会对工程造成破坏,而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可以将此力平均分配,对剪切力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荷载的目的。
2.3粉喷桩技术
粉喷桩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常用技术,根据以往案例经验,粉喷桩技术的施工注意事项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
(1)做好准备工作粉喷桩对施工环境有较高要求,在进行施工作业前需要保证施工现场整体环境整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对地面进行清洁,减少粉尘对粉喷桩施工作业造成的影响。
(2)桩位的确定粉喷桩施工作业的精度要求普遍较高,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测量阶段进行重复测量,规划精确的施工坐标位置。同时,工程师应当在测量阶段设置好防线,避免误差造成施工质量下降。
(3)桩高程的确定桩高程的确定不仅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施工条件。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水利水电施工情况,测量桩底与桩顶的距离,减少误差,避免错误施工造成损失。
(4)桩垂直角度的确定桩垂直角度的误差范围只有1.5%,粉喷桩在施工时的垂直角度不能超过这一范围,否则将影响施工整体质量,造成施工损失,进而影响到施工进度。
(5)外加剂的添加在粉喷桩施工过程中添加外加剂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稳定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使用外加剂时,工程师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加剂以保障施工质量。目前,石膏粉是各类外加剂中的主流选择,通过与水泥混合搅拌,可以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4淤泥质软土处理技术
淤泥质软土主要通过淤泥和淤泥质土所构成,淤泥是软土,其抗压缩性能相对较低,同时淤泥土壤当中会含有大量的水分,会造成淤泥质软土结构的渗透性能变差,同时整体的基础抗剪强度下滑。当外部受到强大压力作用时,内部的淤泥质软土结构很容易出现比较明显的形变问题,同时土壤还会产生进一步的膨胀状况,进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稳定性不足。为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在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来进行解决。首先,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有效掌握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关键处理技术,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对淤泥质软土地基进行充分压实,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以此来控制基础结构的形变量大小;其次,相关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施工流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调整,有效保证淤泥质软土地基结构可以得到有效处理。
2.5深层覆盖层不良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工程的整体施工跨度相对较大,很多工程施工会受到河流以及地下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不足,同时某些地基结构内部还会存在大量的碎石层结构。由于碎石层在空隙比率上相对较大,如果在长时间受到水体冲刷影响之后,地基结构的渗水性能会进一步提升,会造成基础结构的土壤松散程度更高。相关施工人员在处理深层覆盖不良地基条件时,可以有效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通过水泥灌注桩技术施工,在地基比较稀松的土壤结构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渗透性良好的施工材料,对碎石层进行灌注施工处理。第二,振动处理技术。通过使用合适的频率振动,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振动处理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操作方式比较简单,因此应用非常广泛,所取得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也非常明显。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所以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基础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峰,陆娇妍.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
[2]王刚.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3).
[3]魏超.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特点及技术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