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策略探究 吾兰别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吾兰别克•朱玛德勒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由于水利工程自身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多,容易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前预判影响施工管理成效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最大限度地保证管理质量,并且将管理工作贯穿到每个施工细节,使施工管理能效最大化,为提升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地位夯实基础,推动水利工程稳步发展
        青河县喀英德布拉克水库(克孜赛水库)管护站  新疆阿勒泰地区  836200
        摘要: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由于水利工程自身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多,容易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前预判影响施工管理成效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最大限度地保证管理质量,并且将管理工作贯穿到每个施工细节,使施工管理能效最大化,为提升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地位夯实基础,推动水利工程稳步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引言
        全面推动水利行业建设与发展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个地区都在抓紧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进程。水利工程与房屋建筑工程不同,具有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直接关乎民生问题。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全面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应加强工程质量管控,保证水利工程各道工序有序开展,提高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从而实现最终的建设目标。
        1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特点分析
        1.1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包括众多环节,比如施工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通过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强化管理,才能保证工程建设效果更加理想,此外,还包括工程后期的维护环节,不同环节对项目管理的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管理人员务必要落实相关的管理规定,确保项目管理的规范性。
        1.2管理过程的多变性
        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动态影响因素,使施工过程表现出较强的多变性,其相应的项目管理也是多元化的。其中动态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都属于外界因素。
        1.3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学科知识和内容较多,需要大量的人财物作为支撑,但是由于施工时间长,其工程实施的复杂性更加明显,比如,施工组织设计受天气气候或潜在隐患的影响,施工难度系数高,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管理难度。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策略
        2.1完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对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等不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并且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当下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与以往存在很大区别,这就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和方法,保证管理效果更加理想。但是如何使管理标准更加统一是一项艰巨任务,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适时引入先进的施工计划理念和方法,制定与水利工程相匹配的管理控制流程,特别是施工过程的重要节点,做好质量把控,为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做好铺垫。此外,要以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为根本,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划分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范围及责任,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做好合理地划分,如遇到施工问题,能够更好地进行奖励或惩罚,使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2.2发挥政府质量监督体系的作用
        充分掌握有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要求质量监督机构做好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项目相关活动的监管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将水利工程政府质量监督行政执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时,政府监督部门需要发挥行政激励的作用,按照相关的条件和程序为优秀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奖励,严格处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从而提高建设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促进建设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使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就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监督部门在行政执法及行政激励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严格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全面把控,对工程参与方及相关责任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市政竞争的秩序良好,维护各方的基本利益。根据国家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将政府质量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确保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行为规范。(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测,按照规定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保证政府质量监督的公正性,落实政府统一管理,使多家机构重复执法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3重视施工安全监管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有效使用。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对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强化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重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新时代设备使用工作重点,不再是将经济效益作为评价设备工作效率的唯一标准,创建以安全管理为核心的新型设备操作工作理念。做好宣传工作,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具有安全操作意识。坚持树立以安全为工作核心的理念,提高宣传力度,保证设备操作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定期举办设备安全操作维修知识培训活动,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不断更新宣传内容,营造和谐的宣传氛围,提高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实际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根据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设备操作时遇到的困惑,消除相关顾虑,完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针对性宣传工作,根据不同设备的使用方式及建设情况,选取不同的安全管理维护手段,保证安全施工宣传工作的有效落实。
        2.4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在水利工程中,信息化工作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通过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完成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因此,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培养信息化人才时,应该从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水利知识入手,确保人才的全面性。在培养人才期间,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集中强化培训。水利部门中技术人员大多都具有相对较多的水利专业知识,结合其特点设置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方式,可以加速高质量人才的养成,在强化教学时,需要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信息化工作中将自己的所有能力全部发挥出来。第二,优化专业人才引进工作。由于水利部门缺少信息化建设人才,所以,应该适当结合自身条件,对原有用人机制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发展的推动下,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呈现递增趋势,为了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目标,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前提要制定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及流程等,明确施工管理要点、重点,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为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创造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以高标准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另一视角来看,加强项目管理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的重要路径,通过严格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管理手段,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进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为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光椿.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2):83-85.
        [2]傅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治淮,2019(10):60-61.
        [3]谷鹏承.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