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
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近年来党在政治生活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有企业中,对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近年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结合工作实际,烯烃厂党委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出发,对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的廉洁风险管控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明确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
关键岗位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于最重要环节的岗位,一般指对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企业中拥有人、财、物、事的审核权、决策权的一系列重要岗位之和。重点人员即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岗位人员。
根据工作性质划分,关键岗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事管理方面。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人员职务和岗位调整、对人员的评价和奖惩、奖金发放等方面都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
2.费用管理方面。企业的资金管理、各类费用的使用和审核审批、各类福利的发放等,操作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有严格的监督和监管。
3.工程建设领域方面。工程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重要环节,包括项目设计审批、招投标、合同管理、物资采购、现场施工、监理监管、工程进度、竣工验收、资金管理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制度约束和落实不到位都容易引发问题。
4.物资管控方面。危险废物和生产以及设备产生的各类废旧物资、各类原料和产品出入厂等过程,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漏洞的环节,要加强排查和防控。
5.对外窗口单位服务方面。在对外窗口单位与外来人员和客户有直接接触的岗位,是否存在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
二、当前关键岗位人员廉洁风险现状
从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的腐败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地遏制和减少,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滋生腐败的环境依然存在,对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还存在值得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关键岗位涉及区域较广且具有相对独立的岗位特点,需要系统性地管理,管理难度具有复杂性。由于炼化企业24小时运转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生产实行倒班运行,这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持续性的要求。
2.对关键岗位的廉洁从业教育的导向功能不明显,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有效果的点对点、专业对专业的警示教育还不够,对于岗位人员的教育和触动还没有达到效果。
3.对于可预见的廉洁风险的防控力度和防控措施落实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不完善,权力运行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落实还没有真正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4.对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监督监管不够有力,一些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依然存在权力寻租空间,甚至成为被“围猎”的重点对象。
5.重点关键岗位的轮换交流没有形成定式和标准,而日常工作中受限于企业规模、安全平稳生产等影响,开展关键岗位轮换实际上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岗位轮换。
三、强化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管控的原则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大影响全局性或不同时期重点领域、环节的廉洁风险管控,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有针对性地推进各项工作合规管理。二是全程监控、规范运行,注重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制约和控制,树立流程管理意识,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在决策、执行环节,做好过程管理。三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大对关键岗位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罚力度,让违规违纪人员意识到违规违纪必然会承担严重代价,感受到不廉洁行为的得不偿失,以惩治的“零度容忍”来实现有效的预防和警示。四是全员监督、人人皆兵,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有不同的干部员工的参与,只有人人参与、相互监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地对廉洁风险的全面管控。
四、对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廉洁风险管控的实践
1.“技防”方面
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采取严密的技术手段,让人的非法行为无孔可钻,达到“不能腐”的目的。如火车装运原料、产品计量和汽车发售产品计量一卡通的运行模式,采取计算机与计量器具时时数据联网办法,实现从车辆进厂检查登记、车辆检空、装车前联合检车、保管员出库、装车班领装、车辆离站共同确认、车辆检重、计量仪器复核确认、出门检查等全过程技防监管。
2.“人防”方面
一是打造特色廉洁文化,营造“不想腐”氛围。深化廉洁自律“五个一”教育,每周给党员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出一道廉洁自律方面试题,每月出一期《烯烃清风》教育学习电子期刊,每季对每周一题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每逢年节下发节日《警示卡》,每半年进行一次大型廉政教育。开展“流动课堂”巡讲和“烯烃清风微信群”学习交流活动。
二是强执纪问责,形成“不敢腐”震慑。除了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外,通过政工例会问题反馈、工作调研和走动管理等方式掌握问题动向,及时约谈处理苗头性问题。从追究责任的角度,建立层级控制方法,批评教育式问责,主要是进行约谈、通报批评和会议检查;经济处罚式问责,主要是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对履职不到位的干部进行责任追究;组织调整式问责,对履职不到位、工作不作为的干部进行组织调整;纪律处分式问责,对不守底线、突破红线纪律规矩意识出现问题的干部严肃查办,给予纪律处分。
三是加强关键岗位的轮岗交流工作。对“技防”手段无法控制的风险,采取岗位轮换的办法进行监督管理,实现了动态化监管、常态化教育。
3.“制防”方面
层层明责加压,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要落实“两个责任”保障体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求,不仅将“两个责任”落到基层党支部,而且将责任落到支部委员,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责任体系。通过层层签状、层层包保,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制订并逐级签订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确保干部全覆盖。监督议事决策,促进议事决策体系规范运行。通过风险识别可以看出,好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权力运行不规范、决策程序不透明等原因造成的。从议事决策管理入手,制定厂级层面和各基层单位适用的工作要求,在全厂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议事决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