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龙溪桥水库管理所 湖南衡阳 421165
摘要:随着农业用水量的逐年增加,某些地区地下水的过度开发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文章着重分析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为农村水利工程行业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引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境内水系众多,农村水利工程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所以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涉及很多领域的专业及学科,比如农业领域、水利领域、设备领域以及互联网领域等,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事关重大,还要牵涉到很多的国家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水利工程还要面对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危害等问题,都能够影响到水利工程管理。
1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通常面临的问题有几个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质量管理的机制不健全等。这就需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增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资金来源,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力度,提升各部门之间进行密切配合程度,促进水利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工程施工的实践中,要对既定的质量要求及相关条款进行严格遵守,行业内部也应该提升相应的施工标准的规范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还能够确保供水系统的良好运行,发挥灌溉、防洪、抗旱等作用。
2 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人员水平较差,管理制度缺失以及管理体系不合理等,都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会给水利设施的日常养护带来很大问题,特别是在比较小的水利工程上,管理人员调动频繁,导致管理人员对辖区内水利设施不够了解,本身管理水平又不高,对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对于质量管理的执行标准落实不到位,施工人员没有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导致施工没有秩序,质量管理人员存在质量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对于现场的质量问题没有做到及时制止,进行返工以及修复等。同时还存在没有重视质量交底以及质量技术培训的情况,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2.2 水利部门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意识淡薄
农村水利工程包括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后期的管理工作。水利部门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以至于放松了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尤其是基层水利部门工程管理机构设置不够完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且经常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就使得农村水利工程不能充分发挥其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造成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的现状。
2.3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高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引起了各领域的重视,专业型人才在改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环境条件的艰苦和农村经济的落后,现今许多年轻的水利工程专业管理人员更倾向于舒适的城市环境,不愿意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村水利工程的真实现状,这就造成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了人才断层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农村水利工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政府水利部门没有结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对在岗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管理人员以往的工作经验已不足以支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缺乏专业培训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现状。
3 优化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
3.1 增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资金来源
要想增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资金来源,缓解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资金不足的困境,必须调整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过程中,要依据农村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再将社会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成本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科学合理地对水价进行调整。还要尽可能地制定以及完善奖励制度、竞争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努力做到“以水养水”,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使水利工程的作用最大化,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3.2 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农村水利工程大多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基层政府水利部门往往更加重视能够创造高效益的工程,从而忽视了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也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就造成其管理秩序的混乱。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水利工程配套管理制度,形成分级管理、专人负责的长效机制,指派专人负责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转。同时,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明确奖惩措施,通过长期有效的制度进一步保障农村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在改善农业产业环境方面的积极意义。在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各地区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然而后期管理工作对于农村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基层单位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管理意识,并跟随农业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管理概念。
3.3 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若想提高农村水利工程质量,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是一种有效方式。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否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主要决定于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因此,要尽量选择综合能力强且自身素养高的管理人员,保证每位管理人员正确看待自身工作,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从多方位、多视角去认识整个工程项目,使施工管理更具规范性。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将管理职责全面落实,可以保证管理工作与施工规定和要求相符,提升管理成效。作为水利工程管理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加大培训力度,从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更加纯熟,通过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的实施状况,督促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自身工作中,将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保障工程建设效果更加理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仍存在人才匮乏、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培养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同时,应结合各地区村情制定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多项措施联动,进一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质量,使其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解决农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探讨[J].水能经济,2017(12):159-159.
[2]许晖.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3(22):63-63.
[3]陈钊洋,吴立明,蔡朝旭.浅谈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