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鑫 张晓君
[导读] 摘要:城市水系属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河道在城市水系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河道与城市用水、交通运输、防洪排涝以及气候调节等均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青岛莱西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摘要:城市水系属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河道在城市水系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河道与城市用水、交通运输、防洪排涝以及气候调节等均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下,河道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对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作用。本文主要对河道淤积带来的主要问题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河道治理的主要原则,最后分别探究了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期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清淤;淤泥处理
        前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前期单一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河道淤积问题在变得越来越普遍的同时,也在变得日益严重。河道淤积问题的存在严重减弱了其调蓄洪水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因此国家逐渐加强河道治理力度,河道清淤工程大幅增加[1]。譬如,在2003年到2014年之间,江苏省河道清淤投资超过40亿元,清淤总量超过35亿m3。河道淤积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生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河道清淤工作也应及时进行创新,应当加强河道清淤以及淤泥处理技术的研究。
        1 河道淤积带来的主要问题
        河道淤积问题在各个地区都普遍存在,淤泥沉积所带来的最明显的问题便是河道调水以及蓄水功能的减弱,严重降低了河道的抗灾能力以及防灾能力[2]。因此,在暴雨来临时河道无法发挥其调水功能,最终导致洪水直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区,在极短的时间内人们无法快速做出相应的反应,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均会受到严重的威胁。除了这一问题外,很多地区的居民都以河水作为主要的饮用水,当河道淤积问题日益严重时水质也会严重下降,最终会引起周边居民 饮水困难或者饮用含有较多杂质的河水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在许多农村地区,河水还被用于灌溉农田,存在淤积问题的河道中的河水一般都会存在较多的有害物质。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河水灌溉农田,不仅不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还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河道淤积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将会引起河水水量逐渐减少的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河道断流,对于这种断流问题在修复方面存在种种困难。河道淤积同时还会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清淤和淤泥处理技术进行改善。
        2 河道治理的主要原则
        河道淤积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时应当始终坚持以下几项原则:尊重自然、多口标、整体性以及系统实施。河道治理本身就是为了保护自然,因此在整个治理过程应当确保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治理过程一定不能够破坏自然,尽量进行生态治理,促进河道原本生态系统的修复[3]。另外,在治理过程建立治理体系时应当对河道多方面的功能进行充分考虑,建立多口标河道淤积治理体系。河道治理不应当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应当对河流上游和下游以及河面与河底等都进行考虑,确保所建立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具有立体性和整体性。河道治理的系统实施主要体现在治理过程中以及治理之后,在治理工作中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确保所有的河道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3 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3.1 河道治理中的清淤技术
        3.1.1 水下清淤技术
        水下清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河道清淤技术,进行水下清淤时应当事先将清淤设备安装在船上,将清淤船作为清淤平台,利用清淤船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开挖,最终通过相应的管道运输淤泥到指定地点。另外,还可以从清淤方式的层面进一步划分水下清淤为抓斗式、斗轮式以及绞吸式等,不同的水下清淤方式各具优缺点,并且其所适用的河道也具有一定的区别。譬如,抓斗式水下清淤更加适合中小河道的清淤工作,对于障碍物较多以及淤泥层厚度比较大的河道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4]。而中型河道清淤更加适合使用斗轮式以及绞吸式水下清淤技术,因此应当根据实际治理情况合理选择对应的清淤方式。


        3.1.2 排干清淤技术
        排干清淤主要可以分为干挖清淤以及水力冲挖清淤,进行干挖清淤时应当先排干河道水,之后使用挖掘机清理河道淤泥,在清淤宽度较大的河流时还需要使用中转设备方便河道淤泥的转运,这一清淤方法的清淤效果一般比较彻底,并且也方便淤泥的后期处理;水力冲挖清淤顾名思义主要是利用水力冲挖机组高压水枪进行河道底泥的冲刷,运用这一清淤方法会导致后续泥浆处理难度增大,但是其是共产成本比较低,并且淤泥运送也十分方便。
        3.1.3 环保清淤技术
        环保清淤技术主要是为了改善河道水质,在治理过程尽量降低对水体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应用环保清淤技术时,应当严格控制清淤设备的定位精度以及挖掘精度,对于漏挖以及超挖问题一定要避免,在清淤过程一定不能够对原生土存在破坏行为,同时尽量不要干扰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所设置的淤泥弃场也应当尽量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进行淤泥运输时也应当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在进行环保清淤时,应当确保不会出现扰动以及扩散,避免河道水质二次污染的发生。
        3.2 河道治理中的淤泥处理技术
        (1)在处理河道淤泥时对于无污染淤泥以及有污染淤泥应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另外还应当根据有污染淤泥中所含的不同种类的淤泥运用对应的处理方法。在处理有污染的淤泥时,应当先对其污染程度进行有效降低,在降低淤泥重金属含量时应当采取钝化稳定性技术,同时还应当根据淤泥处理后的用途选择相应的淤泥处理技术[5]。位于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地区的河道淤泥当中一般都包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污染淤泥进行钝化处理时应当先利用相应的化学物质对淤泥中重金属活性进行降低,使其逐渐转变为较为稳定的状态。将化学物质添加至污染淤泥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淤泥当中重金属的浸出性。(2)淤泥堆场是清淤工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配置,同时堆场淤泥处置技术也十分重要,其会影响到淤泥的固结以及沉降。使用堆场淤泥处置技术还能够促进其循环使用,同时还有利于实现淤泥堆场的快速复耕。堆场周转实用技术主要是在淤泥快速处理的基础上,确保堆场能够快速堆放新的淤泥,也就是实现堆场循环使用。目前,清淤工程当中堆场周转主要是采用小堆场代替传统的大堆场,尤其适用于土地资源较为紧缺的地区。堆场淤泥表层处理技术可以使淤泥堆场表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人工硬壳层,满足后续排水板铺设以及堆载施工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加热以及烧结技术等对淤泥进行处理,使其可以转化为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当重视河道淤积问题的改善,采取相应的清淤技术以及淤泥处理技术降低或者避免河道淤积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应当全程贯彻尊重自然、多口标、整体性以及系统实施的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河道淤积问题应当分别采取水下清淤技术、排干清淤技术以及环保清淤技术,同时还应当根据河道淤泥的污染程度以及使用用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改善河道淤积问题的基础上,为人们用水安全以及河道抗灾等能力的恢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颖.中小河道治理中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0(24):123-124.
        [2]徐永刚.农村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27):123-124.
        [3]任志雄.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01):180-181.
        [4]曹丽华.中小河道治理中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45.
        [5]王成.浅谈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9):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