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桩基础选择类型及其考虑因素 凌晓燕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凌晓燕
[导读] 摘要: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拟建构筑物荷载较大,浅基础无法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从而选择桩基础,桩基础主要用于承担地上构筑物的重力,对提升整体构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作用。
        身份证号码:44090219741004XXXX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拟建构筑物荷载较大,浅基础无法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从而选择桩基础,桩基础主要用于承担地上构筑物的重力,对提升整体构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作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桩基础;选择类型;考虑因素
        1工程概况
        某冶炼厂拟建设场地位于韶关市,拟建项目场地属工业用地,拟建建(构)筑物主要为渣熔炼、烟化炉吹炼、闪速熔炼炉竖炉烟气吸尘、闪速熔炼炉电炉烟气吸尘、烟化炉烟气吸尘、熔炼炉余热利用。拟建构筑物柱荷载最大值为15000KN,柱荷载最小值为2500KN。场地现状为渣堆场及标准厂房,四周为道路,交通较便利,有利于大型设备进出场。
        2桩基础比较分析及选择
        2.1桩基础
        拟建渣熔炼、烟化炉吹炼、闪速熔炼炉竖炉烟气吸尘、闪速熔炼炉电炉烟气吸尘、烟化炉烟气吸尘、熔炼炉余热厂房垂直荷载较大,柱荷载最大值为15000KN,柱荷载最小值为2500KN。受风荷载等因素影响水平作用力亦较大,宜采用冲(钻)孔桩、旋挖桩或静压桩,布桩时除对单桩竖向承载力较高要求外,还需考虑桩的水平荷载要求,以及各组成的荷重差异大的建(构)筑物,桩基础持力层选择除考虑单桩竖向承载力应满足设计布桩的要求外,还应考虑拟建建筑物总沉降量的控制及各附属设施之间差异沉降等因素。桩基础持力层选择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单桩竖向承载力应满足设计布桩的要求;b.基础沉降及沉降差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c.静压桩入土深度应充分发挥桩身结构强度;d.从抗震要求考虑,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宜采用相同桩长或桩长不宜相差过大。
        2.2桩筏基础
        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情况,对拟建渣熔炼、烟化炉吹炼、闪速熔炼炉竖炉烟气吸尘、闪速熔炼炉电炉烟气吸尘、烟化炉烟气吸尘、熔炼炉余热厂房基础设计时亦可考虑选用桩(夯扩桩、沉管灌注桩及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筏形基础。采用桩筏基础需注意:由于场地岩溶强烈发育和局部有软塑状粉质黏土层揭露,在设计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进行详细的专项岩溶勘察,对场地的岩溶采取“查、防、治”一体化的设计作业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治理。
        2.3桩基础成桩条件分析
        拟建场地为剥蚀残丘地貌,经早期厂房建设人工开挖回填平整,现状为渣堆场及标准厂房,原厂房拆除后,场地开阔,地势较平整,勘察场地周边主为厂区道路,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但是场地内人工填土广泛分布,厚度较厚、地表地基强度低。场地上部土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坡残积粉质黏土层,下覆基岩为中风化及微风化灰岩,局部夹强风化砂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层面埋深中等,根据场地地层结构、各土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场地周边环境条件,结合拟建工程上部荷载要求,本工程采用桩基础和桩筏基础均是可行的。
        拟建场地具有较好的成桩条件,适宜于桩基础(如预制桩、钻(冲)孔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等)。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具有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质量有保证、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缺点是在饱和黏性土会引发挤土效应,遇填土中大块石(砼块)不易穿透,岩面倾斜易引发断桩等质量问题,若确定采用预制桩,建议施工前先试桩,以确定其适宜性和设计单桩承载力。采用钻(冲)孔桩及旋挖桩的优点是容易钻进,可以穿越较为坚硬的土层,达到较深的桩端持力层(灰岩层),单桩承载力较高,但其缺点是成本高,污染环境,施工速度较慢,且遇有软弱土层时易产生缩径、塌孔,遇岩层不均匀或遇溶洞时容易出现斜孔、卡钻等问题。若确定采用钻(冲)孔桩或旋挖桩,建议施工前先进行施工勘察,确保一桩一孔,钻孔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调整好泥浆稠度和失水率,确保成孔及桩身质量。采用夯扩桩、沉管灌注桩和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优点具有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缺点是在饱和黏性土会引发挤土效应,单桩承载力较低,且易引发断桩、缩颈等质量问题。


        3桩基础选择应考虑因素
        3.1地表水、地下水对桩基设计、施工的影响
        由于本次勘察场地现状为早期人工平整场地,现状为渣堆场及标准厂房,靠近场地地表水主要为堆场周边的季节性场地排水沟,施工前做好引流,导流到场外即可,地表水对拟建工程建设影响较小。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倾斜方向基本一致,地下水总体径流方向由西北向南东方向运移。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赋存的孔隙水和岩层赋存的岩溶裂隙水。本次桩基施工建议以中风化或微风化灰岩作为桩基础持力层,第四系土层富水性差,水动力条件一般,第四系孔隙水对桩的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影响较小。
        3.2特殊性岩土对桩基的危害及措施建议
        场地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坡残积土。拟建场地广泛分布有素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可对桩基产生负摩阻力;软弱土层会降低、甚至消除桩侧摩阻力,从而降低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等;应加强基础、承台的整体性和刚度,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按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16)第10.2.10条考虑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并验算其桩基承载力。
        3.3岩溶场地对桩基的影响因素
        场地属隐伏石灰岩地段,场地上部分布一层素填土,厚度1.00m~15.50m,局部为软塑坡残积粉质黏土,厚度2.10m~9.40m。下部基岩面埋深11.30m~32.60m,岩石主要呈中厚层—厚层状,裂隙较发育,胶结差。钻孔溶洞见洞隙率为34.04%,钻孔线岩溶率为10.05%。本次勘察揭露到溶洞洞顶最小埋深13.08m,平均洞径1.68m,最大洞径高达6.00m,洞径较大且顶板厚度较小。揭示溶洞为大部分为全充填型,充填物为软—可塑状黏性土、砂质土,个别勘探孔揭露溶洞为空洞,部分溶洞为串珠状溶洞,在此条件下岩溶的发展较快。根据《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T15-136-2018),本场地为岩溶强烈发育场地,溶洞稳定性差,场地稳定性为极不稳定,场地属于岩溶地面塌陷易塌陷区。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桩基础基础工程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如下:
        (1)场地隐伏石灰岩基岩面起伏,在横向上、纵向上均具有较大的变化,这对拟建建(构)筑物的桩基础设计及施工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桩基施工特别是冲孔灌注桩施工,由于施工震动及对岩溶地下水的扰动,容易发生孔口地面塌陷事故。故桩基施工应尽量避免震动,遇到软土或溶洞采用钢护筒护壁。当设计采用冲孔灌注桩施工时,应进行超前勘察,一桩一孔,探明溶洞发育情况,在冲孔经过岩层分界面时(特别是遇到溶洞时)相邻岩层强度差别较大,应在冲孔操作中及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桩锤的冲程,避免引起卡锤现象,当溶洞顶板较薄时,及时调整桩锤的冲程,避免可能发生击穿事故。
        (3)当设计采用预制静压管桩施工时,由于基岩面的高低起伏剧烈,岩面倾斜或陡立,容易造成桩端滑移倾斜甚至断桩。当桩端支撑于较薄的溶洞顶板时,桩基承受上部荷载时可能发生击穿事故。故设计单桩承载力不宜过高,施工前应进行试桩,选择适当的终压值。
        4结语
        桩基础可选类型有预制桩、钻(冲)孔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桩基础选择主要受场地周边环境、地层条件和施工可行性三大因素决定。基础选择的原则,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并应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注重概念设计,合理选择基础形式、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云万志.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分析的重要性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50):189-190.
        [2]宋巍.岩土工程勘察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3):221-222.
        [3]向选德.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11):109-110.
        [4]芮结根.岩土工程勘察在地基基础中的运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5(01):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