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超
身份证号:2301231987****0912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房地产开发事业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得到高效发展, 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人们对住房周围环境和居住舒适度的需求逐步提升, 这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房地产开发中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运用, 不仅是迎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也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重要选择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文章对浅谈绿色建筑及被动式建筑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创新应用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引言
绿色建筑经济理念作为秉承生态低碳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期间,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个人需求,降低建筑施工能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施工污染,同时需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积极研发建筑产业的绿色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以及项目施工设备,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1开展绿色建筑及被动式建筑应用的意义
被动式建筑主要是指通过节能设计,依靠自身优越的保温性能及气密性,从建筑技术层面综合利用建筑物可获得的包括太阳、照明、人体、电器散热等所有自然得热方式,以及余热回收新风系统,从而达到同时实现较高的居住舒适性和较低的能源消耗。近几年,我国国内大力发展大气污染治理、绿色建筑等相关低碳产业,建筑节能任务以量化指标层层分解到各级政府部门,为了配合国家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以摈弃传统采暖方式为特色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脱颖而出,成为各级政府中节能绿色建筑管理部门的主要扶持和发展方向。
2 绿色建筑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策略
2.1做 好 绿色建 筑 材料 市场 监 管和材料采购环节的监管
房地产开发中有效运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需要做好绿色建筑材料市场监管和材料采购环节的监管。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对绿色建筑材料标准进行量化,明确市场管理规范,推进绿色建筑材料市场的有序竞争和产品质量提升。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材料采购流程, 提升材料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严格把控绿色建筑材料的采购质量和性能, 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运用提供良好助力。
2.2注 重对 施工工 人 的绿色建 筑 节能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与管理
施工工人受限于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以及以往工作经验, 如果不经过系统化的技术培训, 很难保证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效果。 为此,在房地产开发中,需要注重对施工工人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可以在施工工人招聘环节就进行相应的筛选, 选择年轻且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工人负责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施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和管理。 抽调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有经验且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组成一支专门的现场管理队伍,负责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施工进行监督和管控。
2.3统 筹 房 地 产开发 中 的设 计 规划,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助力
统筹房地产开发中的设计规划,做好前期勘查工作。同时,在建筑设计规划中可以设计中庭等建筑结构来增加室内采光面积,实现对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目标。同时,在房地产开发中还需要规划好建筑垃圾的堆放位置和处理方式, 从施工现场的污染治理到垃圾清运, 都需要做好计划表。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污染。
3被动式建筑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策略
3.1加大政策引领,构建符合国情的法规与标准体系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推动。政府应积极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在全产业链强化“技术为王、标准至上”理念,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重视,加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的推广,强化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完善从材料制造、规划设计、施工质量、智慧运维到建筑能效评估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提高相关主体的技术水平与能力,提升产品质量。二是通过“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主要是通过规划条件、划拨地块、配套费减免、消费引导等方式促进本地化产业链的形成,全面促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健康发展。
3.2加强被动技术创新,培育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链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对保温、隔热和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需要政府、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依据区域气候特征,针对被动式设计、被动式建造工艺、检测和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积极开展高性能围护结构、高效节能门窗、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等配套产品、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构建适合我国区域气候特征的技术体系。同时,注重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驱动科技创新,鼓励上下游创新平台开展合作研究,实现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提升国产化水平,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和推广提供产业化基础,引领建筑节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3.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和社会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让更多资本进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绿色产业。首先,加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财政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备案、土地、税收、销售、绿色金融等支持政策,形成超低能耗建筑的经济激励机制。其次,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鼓励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大众深度参与开发建设超低能耗建筑,充分发挥多方协同效应。最后,引导设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类基金,推进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可持续发展。
3.4加大相关产业企业家、领军人才的培育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企业家是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是推动建筑企业实现绿色创新的“核心层”,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普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建筑行业龙头骨干和绿色示范企业中遴选企业主要负责人,兼顾建筑企业、消费者、生态环境三方利益,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家,提升我国建筑业绿色战略创新能力,促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3.5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被动式建筑知识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节能建筑,可同时实现室内舒适度和建筑能效性的双控目标,是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应充分发挥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学会协会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被动式建筑知识。首先,政府在不同气候区选取房屋进行示范,及时总结示范经验并在全国扩大推广。其次,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被动式建筑的优势特点、支持政策,并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提高全社会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认识,从而促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绿色及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积极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应用推广,契合了新时代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改善建筑人居环境和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米硕成.浅谈绿色建筑及被动式建筑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创新应用[J].混凝土世界,2021(04):36-39.
[2]杜志芳,宋建.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 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1):64-66.
[3]宋琪.从被动式建筑到主动式建筑[J].低碳世界,2021,11(03):125-126.
[4]孙武斌.被动式建筑中再生材料对减少材料损耗的作用探究[J].材料保护,2021,54(03):195.
[5]任梓宁.被动式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2):86-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