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概预算定额问题 王曦1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曦1 柳诗茹2
[导读] 摘要:工程概预算定额对建设单位而言能够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又关系到其盈利多少,在工程项目建设市场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1身份证号码:21138119890205XXXX;2身份证号码:23022119941018XXXX
        摘要:工程概预算定额对建设单位而言能够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又关系到其盈利多少,在工程项目建设市场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定额编制的方法与标准,克服缺失之处,使其适应实际操作需要;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定额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使定额的作用落到实处。另外,施工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方式,提高技术水平,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本文对工程概预算定额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为解决工程概预算定额相关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工程造价;概预算;定额
        1.工程概预算定额的内涵
        1.1工程预算定额的定义
        预算概算定额是一项规范,它限制了工程所需的劳动力、建材和机械,也是预算概算和预算编制的基本指标。预算定额是工程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一种定价定额。它限制了工程的劳动力和经济投入,最终决定了项目的成本和预算。预算概算定额的制定有六个原则:社会平均水平原则;简洁适用原则;坚持统一原则,因地制宜;专家编辑责任制的原则;适用于公路建设的原则;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原则。
        1.2工程预算定额的意义
        项目预算定额的内容包括从设计到施工、竣工的整个工程的成本。通过对劳动力、建材、机械等的控制,可以控制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和成本。预算概算定额既是施工单位成本控制的保证,也是衡量建设单位是否盈利的尺度。如果定额水平在施工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过高的定额水平不利于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过低的定额水平,对施工单位的利益有害。定额还为项目预算和预算提供了基本指标,也是整个项目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项目预算定额还涉及到建设中各具体项目的任务、材料、劳动、工资结算等相关经济技术活动的分配,是项目的核心之一,同时也为本工程的招投标和竣工验收提供依据和依据。
        2工程预算定额中常见问题
        2.1操作性差
        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是根据现有或以往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和施工成本编制的。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公式计算。也就是说,定额反映了以往施工方法所需的劳动力、机械数量和资本投入。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改进中,降低了施工成本,定额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施工情况。同时,定额的制定需要大量人员收集分析数据,然后进行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定额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配额的制定需要很长时间。在此期间,施工技术、建材、市场价格可能发生变化,由于这些原因,定额往往不适合实际情况,使得预算定额的可操作性差。
        2.2实际操作中高估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项目预算定额本身的特点,可能会故意高估和计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牺牲整体利益为代价,满足自身利益。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①概预算定额在制定时为适应各种随机因素的需要,某些项目的定额标准以区间的形式制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对定额“就高不就低”,造成材料浪费的情况。②概预算定额编制的原则之一是社会平均水平原则,根据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价值,制定定额标准,但实际情况中的施工单位因技术能力水平、使用材料、气候与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定额标准冲突,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高估冒算的现象。
        2.3监督与控制缺失
        在国家相关规定中,要求定额必须严格执行,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却时常未被遵守。

当前我国工程施工领域发展迅速,出现大批新兴施工企业,但工程项目数量却并不与之适应,在这一条件下有的施工单位为获得中标资格不切实际的压低报价,导致市场平均报价不合理降低,使得建设单位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也降低标底,报价低于实际造价过多时施工单位为保证自身利润,往往剑走偏锋偷工减料,使工程项目事故频出。因此对定额的管理需加强监督与控制,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要严格惩处,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
        3.如何优化工程概预算定额
        3.1根据实情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
        工程概预算定额直接影响到工程概算与预算的标准,进而影响整个工程造价水平,因此定额标准必须契合实际、合理可行。定额水平的合理性意义重大,如果水平过高,对施工单位的利益有所损害,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如果定额水平过低,则会增加甲方的投入成本,影响其利益。可以通过加强对现行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实际调查,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平均水平,从实际条件出发制定能够保证甲乙双方利益的定额标准,使制定的定额标准契合实际而有可操作性。
        3.2完善相关数据资料以便确定合理定额
        任何决策的制定都必须要以足够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来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因此要收集完善的数据资料来创造条件,以制定合理的定额。概预算人员要从实际出发收集大量定额所需的资料,在保证资料真实性的前提下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将资料中不合理、不真实的部分进行筛选剔除,把握资料中本质。资料内容应包括实际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还有不同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产生的实际数据,从实际出发以避免制定结果过于理论化,保证定额的可操作性。
        3.3改革相关体制保证定额客观公正
        如果定额的编制者同时又是定额的使用者,那么制定出的定额就很可能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因此要保证定额的客观公正性,就应对定额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定额的编制者与使用者分离。可以通过委托除甲乙双方外的第三方来进行定额的编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定额水平的高低不会对编制者自身的利益有所损害,能够有效保证制定的定额的客观公正性。由于定额制定需要建立在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因此施工方应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同时由建设单位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核与分析,将最终结果交付制定定额的受托方,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集思广益以制定客观公正的定额水平。
        3.4通过良好管理落实工程造价概预算
        概预算的定额水平反映了社会平均先进水平,要提高工程质量、控制造价成本,进而保证工程效益必须做到加强管理,在施工中落实工程造价的概预算。首先从设计环节着手,设计单位应当融入最新的设计理念,使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深度,保障设计的质量,在设计完成后相关单位要进行严格审批,避免设计环节出现缺失。其次是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应当积极提升自身施工技术,适时引入新工艺,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专业能力素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与监督,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降低施工成本落实工程造价的概预算。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各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定额管理是一个技术经济学科,用在工程概预算中为工程的概预算提供基础与限制,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同时起到维护甲乙双方利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桂云.工程预算定额套用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3)
        [2]殷爱红,余翠兰.谈公路工程投标报价如何应用预算定额[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3]余小朋,周可.浅析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