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为了确保森林工程中树木保护管理的质量,有必要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来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型并提高森林保护水平。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中国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证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林业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保护和管理可以保证生态和经济利益,因此有必要不断发展森林工程的保护和管理技术,以促进中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基于工作实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
引言
当前,林木资源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对树木的种植、培育、合理采伐等内容。树木资源是实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林业工程中树木的养护管理。树木养护是提高树木存活率、保障树木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对林业工程重视程度的日渐提升,林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并且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树木养护技术实现了质的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树木养护的质量和效率。
一、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1.经济意义
林木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原材料。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木质家具、生活用品配件以及建筑建材、建筑装饰装潢等都是以木材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虽然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商品都选用新型环保材料,但是木材生产的商品和产品因具有环保、无污染、结实耐用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即为如今人们所说的原生态商品。因此,加强树木养护管理,提高林木资源的产量和质量,对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生态保护意义
林木资源一直以“自然的呼吸器”著称。林木植被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起到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并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林业工程的树木能起到固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防止土地沙化等重要作用,尤其对维持生态环境、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树木养护管理,提高林木资源的产量和质量,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的现状
1.专业的管理要求、法律不完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目前林业工程建设中,对于专业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缺乏一个专业的管理机制,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对于树木养护管理中很多的要求和事项缺乏依据,也有很多的执行漏洞,让很多工作的开展不能正常进行。对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来说,目前的专业管理技术人才储备较少,相关专业的管理机构也比较匮乏。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专业人员储备不足的原因之一。
2.林木生长环境不太乐观
在林木生长的环境中,主要影响的因素包括人为和自然两类。其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林木生长环境的变化目前对于人们来说还是无解的,解决的方法是只能最大限度地进行人为缓解和帮助创造良好的树木生长环境。人为影响因素对于树木的生长环境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如对树木的偷盗砍伐、人为地破坏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等,对林木生长的土壤造成大量流失和破坏,这些因素对林木的生长环境来说是巨大的破坏,对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
3.病虫灾害频发,对森林资源保护措施较少
近些年林木工程中病虫灾害越来越频发,这对于林业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病虫灾害的频发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林木的预防工作和之后的治理工作不达标。在现在的林业工作中,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还是停留在之前的角度上。
多种原因造成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问题重重,给林木工程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提升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效果的建议
1.森林杂草的清除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施肥作用,应根据土壤疏松程度和树木年龄确定肥料在森林工程中的使用。所有杂草应尽快处理,除草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以避免环境污染并确保植物健康生长。使用犁是有效疏松土壤表层压实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土壤渗透性并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使肥料更快分解。根据游客和城市中的大量人口来看,土壤易于硬化和压实。根据不同树木的年龄,对土壤施肥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必须结合特殊处理和施肥。同时,在植物旺盛生长的季节,必须注意清除和修复杂质,以防止杂草与树木争夺营养,以确保树木健康生长。通常,它还可以防止虫害和疾病的传播。在杂草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并尽快清除以免夏季后杂草扩散。清除时尽量用镰刀清除尽量避免使用化学产品。
2.树木病虫害防治
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的一大重点内容是树木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导致树木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我国地域广泛,每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温度条件等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区域所需面对的病虫害种类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的林业部门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根据病虫害与树木、有益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护,保护天敌等。另外,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尽量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把握用药时机,做到科学用药。并要做到多种农药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3.构建完善的林业工程管养工作监督机制
为了更好地保证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林业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将监督机制落到实处,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养护管理工作,提升养护管理科学化水平。同时还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树木养护管理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因此有必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落实责任机制,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责任和任务。完善奖惩机制,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奖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升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水平。
4.健全管理制度,培养专业人才
为缓解目前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困境,应该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基地,对未来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储备,为树木养护管理工作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推进林木工程的建设工作。
由于养护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了林木工作中的许多漏洞。所以,应该针对现有制度中不完善、不合理的条例进行完善和改进,并且应该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改变。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让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对林木工程工作的开展进行管理,并设立管理的考核方案,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林木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制度依据。
结束语:从经济角度来看,加强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可保证树木资源健康生长,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树木资源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加强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可提高树木成活率,进而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因此,在新时期,必须做好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工作。通过对土壤质量的有效管理、土壤肥料的添加及病虫害防治等,提升树木养护质量,促进我国林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琳.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9,42(23):203-204.
[2]闫苹苹.探析新时期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9(14):174-175.
[3]尹海东.浅谈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J].农业与技术,2017(10):205.
[4]刘继元.在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探微[J].农民致富之友,2017(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