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摘要:在新形势的影响下,相关的施工人员既要制定科学合理地公路施工体系做指导,还要合理地利用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那么,针对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到详细分析,根据掌握的情况提出有利于促进公路施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基于此,以下对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研究
引言
公路工程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路基施工是公路交通建设的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公路的质量和行车安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不当,会导致公路路基下沉、积水、坍塌等问题,不仅对公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会造成公路建设资源的浪费。为有效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处理好软土路基,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1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概述
软土路基一般指的是将路基建设在湿地、湖泊等含水量较大的区域,并且路基中的含水量比较大,相关的施工建筑材料中留有的空隙很大,这种情况下路基很容易压缩变形,甚至断裂。通常情况下,公路施工中不同的路基采取的填充材料不同,主要是利用一些淤泥、杂土等材料来填充。这种材料具有其特定的优势,成本比较低,那么如果在公路施工中将这种材料应用其中,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再者,在公路施工中利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软土路基的质量和强度。那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该模式,能够降低发生风险的概率。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搅拌处理方法、排水固结法或者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等具体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需要相关施工人员谨慎实施。那么,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的研究,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切实的融入是软土路基施工中,实现公路施工质量提升的目标。
2软土路基的特点
(1)各向异性。具有软土的路基是通过自然沉积形成的,每一层具有不同的层和相同的地质条件。由于不同层的土壤条件不同,每一层都具有其自身的结构特性,即各向异性。(2)剪切强度低。由于各层之间的结构连接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整个结构不致密且相对疏松,这使得基底的抗剪强度较低,因此无法承受重负荷。(3)塑性变形。由于其自身的结构不致密,因此在不同的结构层之间很容易出现间隙,这就是为什么现有变形情况是塑性变形的原因。(4)结构明显。与常规基础相比,处理软土地层的基础更加困难。为了使不同结构层之间的连接更接近于增加基底的承重能力,有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避免诸如基础下沉或变形之类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压缩以缩小间隙时,软土地基底部通常会失去重新调节的可能性。
3优化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应用策略
3.1化学固结法
化学固结法是现代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与换填法那种通过更换土壤改变软土地基土质的方法相比,化学固结法也是通过改变土壤性质来增强土壤强度,但是其施工难度相对较低,更加容易实现。化学固结法是通过向软土地基中添加其他物质来增强地基强度,通常所采取的技术包括灌浆法和高压喷注浆法。无论是哪种技术,其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向软土地基中加入胶结性较强的固化液与软土混合,增强软土的粘结性,使其能够快速固结。
3.2应用填土法处理
在对软土路基进行填土处理时,应清除路基上方的各类杂物和垃圾,包括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等,保证填土法的应用效果。①对回填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以及压实度进行分析,表1所示为路基填料的具体要求。②利用分层的方式对土方路堤进行填筑和压实,路堤填土的宽度需要大于施工设计所要求的宽度,具体控制为30~50m之间,同时要保证路基压实的宽度大于设计的宽度。③填筑路基时要按照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如果原地面不平整,需要从最低处的路基分层开始填充填料,每填一层需要对其进行压实处理,符合压实标准之后再进行填土。④通过边填土边压实的方法可以提升软土路基的硬度和强度,进而可以承载更多的交通流量,提升高速公路的使用效果。
3.3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排水固结法的应用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于含水率较高区域的优化处理,促使该区域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提升,不容易因为含水过高问题产生变形现象。结合当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较为常用的排水固结方式来看,主要有砂井法、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等,需要相应施工技术人员结合不同施工现场实际状况进行优化选用,在提升施工便捷性的基础上,确保最终软土地基改良效果符合要求。砂井法的应用主要就是借助砂土在原有软土地基中进行布置,形成砂井排水通道,在形成通道后,可以借助恰当的促排方式,有效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发挥优化地基结构稳定性的效果。相对于原有地基结构,砂井的构建可以明显提升排水速度,固结效果较为理想。堆载预压法则是在构建良好的排水通道后,在软土地基的恰当位置进行预压处理,利用合理的重物予以堆载,以便形成较为适宜的作用力,进一步提升排水速度,在检测软土地基区域的含水量达标后,可以逐步去除堆载物。真空预压法则主要是围绕软土地基进行隔离层的有效布置,促使相应区域内的水分和空气能够排出,在相应泵设施的准确作用下,不仅排水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还可以优化最终排水效果,但是需要围绕真空区域进行合理布置,解决操作层面的隐患。
3.4使用强夯法处理软土路基
当对软土路基进行强夯处理时可以针对粗细颗粒土分别使用1000~3000kN•m/m2以及1500~4000kN•m/m2进行夯实处理。夯实处理前需要整理施工现场,标记第一下夯击的地点,测量施工区域的高程,把夯锤起吊到预计的高度之后,让夯锤自由下落,并检查是否出现夯锤歪斜的现象。持续重复这一流程,当达到94%以上后代表夯实处理施工效果较好。在夯实处理的过程中,主夯和满夯的夯沉量需要分别控制在5cm和2cm之内。在夯坑周围不能出现地面隆起的现象,如果出现需要及时地进行处理。
结束语
软土路基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软土路基的土壤强度低、承载力弱、抗压力弱,还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进行软土路基处理,则会导致公路变形、路基下沉凹陷等问题。现代公路工程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处理技术和方法增强软土地基强度,不同的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也不同,施工团队在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要根据实际公路工程情况来决定。
参考文献:
[1]王瑛,王丽华.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0(20):108-109.
[2]李成军.研究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7):34-35.
[3]于鸿熙,胡卉.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07):128-131.
[4]彭奇武.浅谈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136-137.
[5]王秋懿,张金江.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0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