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 高燕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高燕 刘燕 孟超杰
[导读] 摘要:软土地基的施工是道路桥梁施工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软土地基的施工水平是目前相关部门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济南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软土地基的施工是道路桥梁施工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软土地基的施工水平是目前相关部门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完成对软土地基的施工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尽量减少施工成本,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须综合进行统筹思考,提升设计的合理性,提升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简介
        软土地基是指地基的土质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泥沙或者泥沙成分的土,这种土质具有较强的压缩量和含水量,而透水性和剪切强度就相对较低,使得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土质松散,使得土粒之间的孔隙较大,而离水域较近的土质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大量水分,在长时间作用下就会形成软土地基。因此,软土地基的含水率相对较高。在雨雪天气时,这种地基因自身的含水率已经相对较高,很难再吸收多余的水分,使得水源积聚在表层难以排走。对于软土地基,当外界负荷相对较大时,其内部孔隙就会不断被压缩,使土体内部的水分被排挤出来,土体体积被迅速压缩。同时,很有可能因受力不均衡而出现其他变化影响。
        2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影响因素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应该从施工标准、施工环境和施工场地等多方面着手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促进工程顺利施工。首先,不同的道路桥梁施工类型不同,其所参照的施工标准也有所不同。在综合分析评估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后确定施工方式,并确定准确的施工标准作为施工依据。通常情况下,现阶段的道路桥梁工程均为高端性地基,需要严格完成地基的铺设施工才可以进行路面施工。
        施工环境是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控制因素有土壤质地条件、噪声污染和地下水等,以保证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和承载强度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环境中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一旦发现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解决处理,以免影响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同时,施工环境要保证绝对的干净整洁,以免不必要的杂物混入其中影响施工效果,甚至造成软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要保证施工场地与四周环境有效融合,以确定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施工场地要加强监督检查,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选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施工技术。
        3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3.1表层处理法
        对于表层软土地基处理形式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表层排水法。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前期勘测环节当中,其中可能会碰见含有较高水量的土壤结构,行业人士称之为软土地基。为了能够做好该结构的施工处理工作,那么施工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保证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减少,适当的结合砂砾和碎石等材料,将其含水量达到行业施工规范时,才能够开展接下来正式得施工建设。而表层排水方法,就是希望施工人员在土壤结构中添加一些材料,做好表层部分的排水工作,最终促使土壤具备极高的硬度以及承载性能;其次,垫敷材料法。面对软土地基结构沉降问题,最大的根源就是结构内部土层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此时施工人员要想提高地基结构的承载性能,此时可以融合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等材料,通过专业的施工设备开展处理;最后,排水砂垫层方法。对于该种技术形式而言,最常见的就是在有着较薄的土层结构,再加上土壤含水量较大的基础上,施工人员可以借助此种软土地基处理形式。在实际运用当中,首先,施工人员先将1.5-1m左右的砂垫层,均匀的铺设在土层的上部分,一方面实现土壤固化的目的,有利于顺利排水工作。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施工人员整个操作过程快速进行,在最短的施工周期内,高质量的完成处理工作。


        3.2强夯处理方法
        强夯法作为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常见的形式,要想能够确保该种施工手段应用价值有效发挥,那么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先完成轻夯处理后在进行重夯,施工人员必须结合现场环境,保持适度的原则,合理的调节落锤的高度值。同时,严禁夯击坑较大以及较深现象的出现,更不能深坑周边出现严重的凸起问题。最后,为了能够确保土壤能够实现顺利的排水,在施工人员完成夯击处理之后,必须先静置一段时间,当可以顺利进行排水时才能够开展接下来的施工操作,保证土壤结构当中的裂缝能够有效的弥合。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中所应用的强夯法,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会借助25t的轮胎吊车,控制夯击的高度在0.8m,融合自动脱钩设置形式,确保施工设备自行进行夯击。
        3.3加载换填法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目前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行业人士越来越对加载换填法提出了高度重视。通过此种施工技术形式,一方面能够对地基结构进行有效的固化,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重物落入时,对地基结构造成的破坏。在实际运用当中,首先,施工人员人员可以结合压强施加的原则,确保地基内部空隙有效减少。同时,将砂层铺设在地基的表面,然后再加上不透水的薄膜,由此构建封闭式环境。最后,加强对换填物夯实工序的重视程度,有效提高路基结构的性能。
        3.4排水固结处理
        排水固结处理就是对软土中含水量较大的地基进行处理,其原理就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插入排水管,并且让管道呈垂直的排水形式,使得软土地基类多余的水通过管道排出,从而达到排水固结的作用。当前,排水过节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沙井堆载预压、降水预压、真空排水预压、电渗排水固结。
        沙井堆载预压是用于排水性较差粘土层较多的施工环境,沙井能够将土层进行压实,使得地基的强度大大提高,从而实现排水固结和加快土层凝固。而降水预压法是采用井点抽水来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地下水水位降低,必然会使得软土地基的含水层下沉,从而实现软土地基的地层结构改变,加快软土地基的处理速度。所谓的真空排水预压,就是把砂垫层和沙井布置在加固的土体中,然后在砂垫层上放置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最后再使用真空抽气设备进行真空抽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上,使得软土层中的水分逐步通过孔隙流入沙井,这时候就能达到排水过节的作用。但是真空排水预压的方式应用成本较高,并且此类方法的适用范围较窄,所以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真空预压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所谓的电渗排水法,就是利用直流电装置把软土地基当中的水体电流进行物理性导向,让土层中的水分流向趋于一致,使得水分能够从统一的排水孔或沙井中排出,从而能够达到快速排水过节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特别需要穿着无漏密封的绝缘服,以免造成触电事故,所以电渗排水固结法拥有一定的使用限制范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须进行妥善处理。为了尽量保障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面,给道路桥梁的施工工程打下更加坚实良好的基础,须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要点以及处理技术进行学习和施工经验总结,使其可以在后续的类似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更加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邢增楠.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8(1):102-103.
        [2]王芬芬.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8(12):56.
        [3]张忠华.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6):124,126.
        [4]韩鹏.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J].中国科技纵横,2019(3):114-115.
        [5]赵荣鑫.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1):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