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各行各业建设发展迅速,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有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结构划分为不同构件,在工厂进行构件的预制,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与拼装,完成建筑施工。和传统施工工艺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便捷、无污染、成本低等优势,但在工程实践中,工程管理影响因素较多,难以有效控制,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需加强管理。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探讨
引言
为全面响应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业化目标和战略,建筑行业内部针对生产作业流程以及生产作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统筹规划与合理改进。其中,在施工管理模式方面提倡利用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取代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方法开展现场施工作业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装配式建筑在很大程度上集成了节能性与环保性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工厂化流水线生产作业,这是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无法达到的。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已经在建筑行业内部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尚未达到成熟推广应用阶段,在部分管理层面仍旧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设计因素,装配式建筑设计为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设计人员未在前期考虑建筑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拼接等要点,使设计方案较为模糊,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难以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项要素,引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或进度问题。(2)生产因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在工厂进行构件的预制,施工单位选择的工厂、工厂的生产水平、构件的运输等要素,是工程管理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应提高重视,加强管控,方可保障构件生产质量,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奠定基础。(3)协同因素,和传统建筑施工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工序划分与岗位配置更为精细,需设计、加工、施工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了工程协同管理难度。就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协同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协同管理意识,未在施工现场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各个工序的设计、加工、施工、验收及管理等环节脱节,易使现场出现管理混乱问题。(4)人为因素,管理人员是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效果。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需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理念、模式与技术的创新。就此,可以判断管理人员秉持的管理理念、应用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
对现状进行分析,如果想要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部门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加强对各个施工流程的管控,实现全面化的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施工质量问题。材料供应是十分重要的流程,采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完成采购工作,而且要充分了解工程要求,规范采购流程,保证采购工作的合理性及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要求厂家提供材料样品,对样品进行全面检验,保证其达标后再进行收样和报验工作。在进货采购环节时,采购单位需要对厂家的合格资质进行全面审查,保证其提供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2加强建筑材料管理
材料选择与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及进度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必要方面。在建筑材料施工选材方面应该聘用专业材料人员,根据该建筑工程的特点、实际的需求以及和设计工作者的沟通,了解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标准。运用专业的知识,在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中,选择符合建筑要求、高质量的材料。另外,在当今建筑市场上,各种类型的材料供应商数量很多,材料的质量以及价格存在差异,为了避免某些人通过购买低质量、低价格的材料,获得私人利益,要加大对材料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类似情况,造成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同时,也应当加强对材料的保管与存放,在建筑材料运至工程现场之后,应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存放。
2.3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加大对现场施工风险问题的防范力度,施工单位方面应该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条件,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施工作业涉及的流水化以及程序化管理问题进行合理组织与落实,确保工序按时完成。其中,对于现场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核查分析,一旦发现质量不达标问题就必须及时返厂处理。此外,为全面提升项目施工作业水平,建议施工单位方面应该立足现场施工实际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例如,在施工作业期间,施工单位应该坚持按照“三检”制度要求,对工程质量、施工人员等要素实现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要素的管理。与此同时,现场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对于管线及构件的埋设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对现场技术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防止出现技术失误问题。遇到施工难题时,施工管理人员可以联合监理部门以及设计单位等对施工难题进行研究分析,完成科技攻关。除此之外,施工单位方面可以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做好跟班作业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结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无疑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在驱动力。鉴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建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提高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多个方面按照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原则,对现场生产作业活动涉及的要点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落实。与此同时,立足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市场发展情况,创新与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