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趋势,以科学合理的优化为主,树立新颖理念、完善法律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以实际特点入手形成多方位管理模式。在逐渐缩小城乡差距的情况下,为城镇建设良性发展找到出路。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关键词:中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概念分析;优化策略
引言
在新时期大环境下,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明确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规划蓝图。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力争寻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策略与方法,力争让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水平和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城乡规划概述
城乡规划是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营造美好人居环境的重要领域。城乡建设不仅局限于建筑方面,而且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旨在实现整个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从根本上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城乡规划工作围绕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而开展,不仅需要进行总体性规划,而且需要对其中的细节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在进行城乡资源调整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居民自身反馈等多种方式,满足居民对资源的具体需求。在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人口分布密度以及已有基础设施等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完善城乡规划,确保城乡建设可以满足居民的需求[1]。
2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2.1完善法律制度,彰显地方特点
城乡规划管理属行政管理范畴,要遵循法律原则。关注具体法律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相应权限进行控制,让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而且,各个领域城乡规划执行的时候,要严格遵守上级指令要求,把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行政要求相结合,不能完全照搬大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形式,中小城镇需要立足自身,合理协调矛盾利益冲突,让规划可行和科学[2]。
2.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生活
人是推动社会发展、改变世界的根本;人类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断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首先应以人为本,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并将其摆在首位,坚持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规划建设初心。一方面,实施城乡管理一体化的战略方针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配合规划的执行与落实;另一方面,城乡统筹及一体化发展方案的制定应尊重群众意见,顺应民意,建设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优化城乡过渡区域的建设问题,促进城乡空间形态的层次化、丰富化,进一步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生活需求[3]。
2.3明确城乡统筹,促进乡村发展
完善的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强调整体统筹、层次发展的方针,以主动协作代替被动相关关系,强调因地制宜,从人口、产业、空间和环境等方面出发,逐步构建起以中心区作为特色城镇化、以周边美丽乡村示范点作为特色,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依托,促进乡村协调发展。
2.4树立新颖理念,追求新型发展
城镇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城镇建设思路应该清晰明了,形成新颖建设理念,追求新型发展管理模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突破以往的思想认识,能够不断加强新的管理规划认识,以更高和更加长远规划管理角度入手,拓宽管理思路,保证城镇城乡规划建设具有完整性。比如,从整体区域实际建设状况入手,对周围地区建设是否形成影响这是关注的核心要素。另外,现代化城镇管理理念符合城镇城乡规划管理的需要。例如,立足市民根本利益,从市民日常生活的方面开展分析。立足城镇发展脚步的同时,也重视城镇建设的质量和今后发展实际状态[4]。
2.5完善城乡规划,创建规划体系
从协调发展城镇的目标出发,大力完善小城镇城乡体系规划,统筹城乡发展。针对当前的规划,及时弥补仅重视城镇规划建成区的固有习惯及弊端,并对建设发展控制区域纳入规划,创新管理制度,并赋予各级政府管理权限。通过统筹安排行政管理地域一体化规划,管理广大城乡。基于城乡专业的统筹规划增强行政地域的人地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规范农村土地利用现状,集约利用土地。顺应城乡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着重规划中心村庄,统筹分布城乡人口,用地布局,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以改善人居环境、科学整治用地,改造空心村,衔接城乡交通、共享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及时缓解各地区矛盾,做好城乡的专项统筹规划,并将突出问题集约化处理[5]。
2.6实行融合协作,加强管理调控
城镇城乡规划管理开展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及到的规划师。这些人才往往是产生于建筑行业汇总,在专业水平上往往不能符合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科学决策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要提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专业水平提升为主,在和经济计划部门实行协作发展的同时,共同研制出城镇城乡规划管理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要关注的一点是计划部门应该以经济社会研究为主要方面。总之,在融合协作发展的时候背景下,会让管理调控得以升级,让城镇建设过程中获得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决策。
2.7加强信息管理,创建信息平台
新时期大环境下,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中,必须要全面夯实和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创建一个先进的交互式行政服务信息化大平台。小城镇政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小城镇、大服务”的总体创新化工作方向,并且让各项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全面提高。此外,还应当在日常管理与监督过程中,能够完美地实现“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和转型,结合小城镇当前发展现状,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与手段,创建以“执法”和“服务”为主体内容的交互式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并且在日常服务过程中能够做到精益求精,达到多主体全面参与,还应结合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化各项技术,让政府工作信息平台能够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优秀的中介服务、信息传递服务以及管理监督各项服务等,为各主体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时“保驾护航”[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乡建设而言,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具备一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仅提出了必要的规划性指导,而且有利于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对城乡建设进程进行全面合理的引导,从而真正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确保城乡建设工程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在开展城乡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汲取先进成熟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真正发挥出城乡规划的内在价值,立足于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相关规划方案不断进行优化,从而在城乡规划的全面指导下,确保城乡建设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思远.新时期中小城镇道路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04):148-149.
[2] 吴修艺.智慧城镇理念下现代中小城镇规划原则研究[J].财富时代,2020(04):211-212.
[3] 曲爱伟.中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途径[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7):1.
[4] 王森,李玲慧.新时期视角下中小城镇规划体系结构调整研究[J].城镇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20-21
[5] 闫志勇.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构[J].建材与装饰,2019(15):118-119.
[6] 林泳文.探讨城镇规划区内城乡居民点统筹规划[J].地产,2019(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