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施工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技术,将直接决定使用年限和安全,那么在施工过程就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对应的材料和防水技术,毕竟不同的技术和材料有不同的防水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结构,以及防水建议和合适的防水材料选取,最后提出具体的管廊施工防水方法。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技术;应用
1 前言
近几年来,城市规划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从国家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发展现状来看,国内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很多技术并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得到提升。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在城市发展、敷设市政管线公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施工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2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
简单来说,在城市地下用于容纳的两条管道以及两条以上的管道就叫做综合性管道也就是综合管廊。在城市发展中运用综合管廊有很多优势,能够有效节省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等等,且运用综合管廊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城市的破坏程度,进而有效延长市政管线的运用时间,最为重要的优势就在于综合管廊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防灾害能力。除此之外地下综合管廊还有其自身存在特点。首先,综合管廊由于处在地下较深处,而地下较深处水资源丰富,所以这就要求地下管廊要具备强大的防水设计,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渗水情况,进而增强综合管廊的功能性质以及耐用性。其次,综合管廊的建设大多数存在于城市中的绿化区域内,综合管廊还会受到树根以及其他植物养护的影响。因此,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技术应用要点
3.1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材料的选择
3.1.1合成高分子类材料
一般的防水材料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不能达到防水作用,在后期很容易出现裂缝,裂缝给渗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部分相关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发明出一种预铺反粘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效果,能够抵抗各种顽固的微生物腐蚀,特别适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不仅能达到防水作用,还全面提高其稳定性。另外自粘防水卷材还具有可焊接和耐候性等两个明显的特征,最大的特点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老化性能强,具有极好的防水效果。那么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可使用预铺反粘和自粘两种方法,进一步提高防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1.2高聚物改性沥青
高聚物改性沥青主要有两种卷材,聚酯胎自粘聚合物和SBS。聚酯胎SBS 防水材料的种类较多,可适应在很多地方也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聚酯胎SBS材料,施工方法主要是热熔。在进行地下管廊建设时我们不但要考虑到管廊自身的建设还要考虑到管廊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地下管廊在城市的地下进行着错综复杂的施工,必定会对周围必定会对周围的植物根系造成影响,而城市的绿化水平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工程在施工是要在植物根系上涂抹化学阻根剂,这种材料可以将植物根系和周围环境阻隔起来保护植物的生长。在一些沿海地区有气候潮湿且受海水的影响需要我们选择抗腐蚀性强且耐碱的材料,这样才可以保证管廊工程的使用可以更加长久。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材料,这种材料由于它的特性导致防水性能相当好。所以再进行建设时不必拘泥于一种环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是据市面上的材料调查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材料是市面上最好的防水材料。
3.2沥青防水卷材复合型防水系统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综合使用率相对较高,能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防水性更加可靠,有利于对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构成复合型防水系统的构建。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材料的延伸性较强,能够在地下系统出现不均匀沉降之时,对其所产生的应力予以抵消。另外,还可以对基层的毛细空隙以及裂缝进行封闭式的处理,从整体上提高防水材料的性能。
3.3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一,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全部清理干净,用清水将模板淋透。第二,每个变形缝区段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浇筑前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合理调配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不得因施工不当而随意留设施工缝。第三,所有侧墙、壁板应分层浇筑,层厚 300~500mm,循序渐进,2次浇筑时间间隔不得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落高不得超过2.0m,否则应使用溜槽或漏斗管以避免骨料分离。第四,对短向尺寸不小于 1m 的混凝土构件浇筑时,应采取适当降温或降低水化热的措施。第五,防水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振捣,机械振捣能产生振幅不大、频率较高的振动,使骨料间的磨擦力、黏附力降低,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增加,由于振动而分散开的粗骨料在承建过程中被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砂浆包裹层,同时挤出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气泡,以增强密实性和抗渗性。振捣混凝土时,除应保证钢筋、预埋件的正确就位,还应保证细部结构(施工缝、变形缝、穿墙套管、穿墙螺栓等)的处理、预留孔洞的尺寸及定位,洞口周围应振捣密实、不漏振。第六,所有结构混凝土均应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按规范要求制备试块以检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第七,混凝土浇筑完 12h 以内应开始淋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管廊侧墙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在夏季炎热干燥天气,尽量采用喷雾养护方法降温保湿,并应加长浇水养护时间。第八,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确保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均不大于 25℃,从而减小温度裂缝的发生,保证结构施工质量。
3.4结构接缝的防水施工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之二是结构接缝的防水施工技术。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接缝主要包括3种,即横向沉降缝、纵向水平缝和垂直施工缝。以横向沉降缝为例,工程中不同沉降缝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不超过30m,根据施工作业情况,沉降缝的宽度范围较广。若施工条件优良,相关人员可使用热熔的方式,在沉降缝的迎水面上设置背贴式橡胶止水带,防止发生渗漏。若当前施工条件无法有效应用止水带,可使用密封膏将缝隙填补充分。设置在工程顶板位置的止水带应与侧壁相连接,宽度要求与迎水面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变形缝的防水能力,可在断面位置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该类型的止水带性能更优,同样通过熔融的方式将其与其他止水带连接,形成闭环。与此同时,在结构的背水面应设置可拆卸的橡胶止水带,敷设该类止水带的过程中需将其兜绕成环状,以此强化防水性能。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的地下工程的建设中,综合管廊工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项工程处于市政道路的下方,因此非常的隐蔽,在工程完工之后,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维修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在综合管廊的防水设计上,我们要保证安全和可靠。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建设工作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还只是初级阶段,在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祥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喷膜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90-91.
[2]乐艺,史代涛,王文超,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过程中防水质量检测和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151-153.
[3]吴林,陈应时.浅谈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处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0(3):206+209.
[4]潘成港.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