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娜
广东省蕉岭县镇平小学, 广东 蕉岭 514199
摘要: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老师要完成学科的知识传授任务,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着想。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基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孩子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之所需。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拥有合作意识,在自主合作中不断创新来提高自己,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学科;小学英语;实践
一、重视知识,掌握好语言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从小学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培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共融共进的关系,四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英语基础知识是最为直观、最为具体的存在形式,语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具体体现,语言是其他三方面的载体、纽带。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在知识起步阶段我们要重视兴趣驱动,反复进行语言操练,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成功迈开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第一步。
二、重视品德,培养好人品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掌握了知识,把知识运用到好的地方,这样才能安身立命于社会,既能利己又能利他。我们要重视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会辨别真善美,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学会“自律”,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协调同学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保障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正常运转。
依据教学内容,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们具备高尚的人品,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使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三、重视思维,准备好创新
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要的育人导向。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日常教学中鼓励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想到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为创新准备条件。
在学习上,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能让脑子变得灵活,脑子灵活的人遇到问题就能想到更多的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就更容易产生创新思维,形成创造力。
四、注重情感和心灵沟通,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首先,班主任要有“四心”:爱心、童心、责任心和公正心。具体来说,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引导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班主任的素养和责任心,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得到良好的心智教育。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你是人;爱别人的孩子,你是神!”可见,爱心是点亮学生内心的灯,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的起码标准。此外,作为一名班主任,还要有一颗童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要求作为爱的起点,为学生打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用爱心去信任、理解、宽容和接纳他们,充分重视和欣赏他们,做到不偏不倚,让爱的阳光均衡地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才会培养出爱的感情,并使之升华。
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多一些激励,少一分指责。
“我们面对的是充满童真的学生,与他们交往,要讲究艺术,要学会倾听,与学生在一起活动,以倾听为前提,以欣赏为手段,这样的谈话更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这是我在一次班主任培训中导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赏识教育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而这种肯定与赏识必须以爱为前提,这诠释了师爱的又一种境界。正如现实工作中呈现的一样,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把爱作为一切工作的根基,那么这个班级受到的表扬就会最多,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为班主任的爱和他人的表扬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经常受到批评,那这个班的班主任平时一定很少去关注这个班级,加上他人的标签效应,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很难进步。
五、巧妙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
改变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小学生为中心创新开展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积极结合多媒体设备、白板教学、游戏教学等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中进行学习。例如在School and Numbers Lesson 1“Hello!”一课中,我们就可以创造性地将课堂设置成几个场景,让学生分组结合课本的要点进行模仿和对话。让他们充分了解西方人的对话方式以及句型的特点,如如何应用“Hello!”进行打招呼,怎么回答,怎么进行自我介绍以及让别人介绍自己,在情景对话中学会应用“My name is……”句型以及“What’s your name?”问话等。将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场景搬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在对话、游戏互动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生活中如何向朋友、家人打招呼,自我介绍等,并通过对比了解中英文文化的差异等,使小学生真正地能够了解英语,爱上英语。
六、注重沟通和管理中的复合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为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学生,所以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都要事先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时刻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于一些不良现象,班主任不可采用一般管理者的“弄清是非,搞清原因,说明伤害,告诉纠正方法”,或严厉批评、强行制止等,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必须要做一个教育型管理者,追究事情根源,从根本入手,平等对话,引导开导,关注学生内心因素以及外在诱因,如果是知识问题,就要用学习指导者意识带领学生找到困惑所在,用学习指导解决;如果是纪律问题,就要用教育型管理者的意识解决,即不要公开点名批评,应私下在课堂外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开展沟通交流班会,班会主题是“针对不良现象分析利弊”,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全班进行公开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学生达成一致的想法和见解,分析问题存在的因素,共同提出班级管理办法,这样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如果是性格内向或有其他不良习惯的学生,就要用心理辅导者的意识去解决。这些学生,他们心理都存在自卑、不自信或偏激的因素,作为班主任应该多鼓励他们认识自己,尽量避免做出评价,只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心理,由学生自己去判断是非曲直,然后引导其进行自我调节、树立信心,尊重而不伤害。以研究者意识在个例中寻找共性,在群体中寻找差异,记录总结出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与技巧。此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育人为导向,以英语学科学习内容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提高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尊重和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孩子们朝着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带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健.小学英语文本再构的实践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02):146-147.
[2]张红梅,赵晔明.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