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 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 624599
摘要:牛养殖产业是四川省若尔盖县重要的生产资源,一直以来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当地农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牦牛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需要当地养殖户转变传统的放牧养殖模式,加快构建生态化的养殖管理方案,确保生产出来的牦牛制品生产安全无公害,无污染。鉴于此,文章论述了牦牛生态样子产业的发展措施,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继而更好的助力牦牛生态养殖业的蓬勃繁荣。
关键词:牦牛;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措施
前言:牦牛养殖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进牦牛产业的合理发展,不仅能够实现放牧地区农牧民群众的增产增收,还能够丰富高原地区的产业种类。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牦牛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需要牦牛养殖产业加快升级转型,向着绿色生态安全方向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牦牛产品的需求,才能够推动高原牦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牦牛生态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1.1品种生产性能退化
很多农牧民群众在发展牦牛养殖产业之前,不注重做好优质牦牛种质资源的科学保存。近亲杂交使得很多牦牛体型逐渐缩小,后代生长发育不良,生长速度缓慢,产肉率较低,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传统放牧养殖模式是造成牦牛近亲杂交造成品种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冈。
1.2缺乏规范高效适宜的养殖技术
在广大放牧地区,农牧民一直坚持传统放牧养殖模式。近年来,为了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政府部门引导农民群众将牦牛固定下来发展设施养殖模式。但由于设施养殖和技术培训教育的不协调,没有在广大农牧民群体中得以推广。尽管农牧民群众将牦牛固定下来养殖,但因为没有掌握生长牦牛养殖的相关技术要点,仍然一直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饲料搭配不科学,营养物质供给不合理,不能够满足牦牛的生长发育所需,牦牛普遍生长发育不良。
1.3草场利用不合理
牦牛生态养殖需要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给予草原休养生息的时间,以此来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确保为牦牛养殖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牧草。但传统养殖模式之下,过量放牧、超载放牧,使得草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再加上不合理的人工开采,使得优质牧草的数量逐渐减少,有毒有害杂草成为优势种群,威胁到牦牛的健康生长,不利于生态牦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2牦牛生态养殖方法
2.1推动生态养殖模式
要想实现生态养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饲料紧张的问题。由于牧场生长规律会导致部分时节出现牧草数量不足的问题,对牦牛养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农业部门需要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坚持散养联合饲养的方式,补充足够的牧草,从而确保牦牛生长所需营养,减少由于营养不足而影响肉质,同时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提高牦牛产品质量。
2.2培育良种牦牛
在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牦牛的生长情况以及遗传特性,寻找良品牦牛,然后与其他优质品种进行配种,从而提高畜种质量,确保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重视饲料与养殖密度。牦牛饲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牧草,为了进一步提高牧草产量,可以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牧草产量,确保牦牛生长所需营养,同时可以添加一定的营养素,避免由于营养不足引起的疾病发生。为了避免过量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养殖场一定要重视养殖密度的控制,避免无草可食的现象发生。根据草原的生态状况,全面落实补播施肥、灭毒杂草、灭鼠虫害等管理措施,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同时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生态养殖区域内设置饮水设备,确保在春冬季节饮用足够水,避免缺水引起的疾病。重视高产优质牦牛培育,采用先进的生物学技术,对牦牛的肉质、奶质以及皮质等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培育出优质的品种。此外,还可积极引入国外先进品种,扩大优质品种所占比重,提高牦牛品种改良效果。
3牦牛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措施
3.1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
牦牛生态养殖业发展需要政府参与进来,出台政策进行扶持,使其永葆发展活力。牦牛养殖需要养殖地,政府加快对这个方面的审批,帮助农牧户或者是养殖企业化解这个方面的困难。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鼓励各个养殖主体进行土地承包,并对土地使用严格约束,要求做好生态养殖。牦牛养殖需要办理执照,在这个部分提供便利,尽量减少程序,同时适当的降低办理执照的门槛。牦牛养殖中法防疫工作至关重要,应完善防疫检查体系,安排牦牛防疫人员分片负责防疫工作,传授农牧户和合作社牦牛养殖防疫知识和方法,提高牦牛防疫水平,并对满足条件的养殖户办理防疫合格证。政府加强牦牛生态养殖各个方面的补贴,比如饲草、养殖场地建设等。出栏少会影响到市场供应,不利于牦牛产业发展,所以必须对于出栏,应出台一些补贴的措施,防止存量过多,影响了市场正常供应,同时还能缓解饲草供应的压力。
3.2完善饲养管理
要想提高牦牛的肉质、奶质与皮质,需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改进饲料配方,粗饲精饲要合理搭配,日粮要富含营养,添加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蛋白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以牧草为主,同时搭配其他饲料。冬春两季缺乏饲料,可以将青草和秸杆碾碎制成饲料,确保春冬季节饲料。同时要推广配方饲养技术,能够确保牦牛所需营养。饲养过程中,需要确保饲料精良且满足牦牛的需求,同时对于未食用完毕的饲料需要及时的清理。对于集约化饲养的牦牛,需要对每个阶段的饲料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次投喂的饲料都能够喂完,从而减少饲料清理的工作,也避免饲料浪费的现象发生,否则可能出现饲料堆积腐烂而滋生细菌的情况,增加了疾病的发生风险。
3.3加强品种覆盖
很多农牧民群众只注重扩大养殖规模,不注重本地优质牦牛资源的保护工作,近亲杂交造成品种生产性能退化。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现有牦牛的提纯复壮工作,通过积极推广纯化复壮技术加大对本地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和保存,提高牦牛生
3.4加强牦牛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生态牦牛养殖产业是未来整个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生态牦牛养殖产业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各项技术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人员在常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及时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制定山符合当地生态牦牛养殖的技术方案。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期间,当地农牧业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养殖户群体,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打消农牧民群众的心中的疑虑”,使广大养殖户可以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开展牦牛生态健康养殖,实现牦牛养殖产业化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原牦牛养殖产业发展应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牦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大先进养殖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的推广应用,转变传统放牧养殖模式。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进行协调,促进牦牛生态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高原牦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仓木拉西藏地区牦牛养殖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7(26):53.
[2]李辉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藏区牦牛产业现状研究卟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8):36.
[3]尕吉.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5(12):36.
[4]邵士元.牦牛的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8):168-169.
[5]更桑达哇.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的分析[J].兽医导刊,2017(12).
[6]张广顺.有关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的思考[J].兽医导刊,2016,(012):31.
[7]杜子银,蔡延江,王小丹等.放牧牦牛行为及其对高寒草地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9,28(7):186-197.
[8]邹淑昆.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8,12(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