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创设深层任务及有效活动促进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落实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宋岩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英语教材新课改的实施,

        宋岩
        大庆外国语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英语教材新课改的实施,核心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这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文中,笔者将探讨如何在阅读课中创设深层教学任务及有效课堂活动,探索新认识、新实践,渗透融合立德树人的教育观,促进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深层教学任务 有效课堂活动
一、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即教师要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四个提升:提升真实语境下的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时代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有效地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升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二、确立能体现核心素养落实的教学目标
        对于英语阅读课而言,首先,教学目标要更多地指向基础能力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共同基础,合理控制容量和难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做有用的事。其次,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阅读语境为载体,根据具体的学生学情进行辩证思考,围绕单元话题安排轻重,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内容取舍、结构调整、过程体验、能力凸显、思维锻炼、素养合成等。最后,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定位阅读课的核心素养培养点及教学策略,要具体、恰当、可操作、可实践、可检测、可反思,将其明确地呈现在教学目标中。
三、如何创设深层教学任务,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深层教学任务可以促进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一书将其定义为:“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见,深度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进行建构,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品质的发展。深层教学任务作为桥梁连通了主题语境与思维提升,过渡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低向高发展。
1.以概括主旨和推理判断任务提升学习能力
        确立篇章标题,明确作者写作目的,要在整体宏观角度把握全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标题选择题,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概括主旨类任务。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在让学生整理归纳了篇章每一段大意之后再进行篇章主旨的提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篇章首位段,再关注每一段落开头句和结尾句,这样学生可以掌握篇章行文规律、内容涉及范围,最终概括出来的主旨更准确、精炼,也更可靠,甚至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再与给定选项进行比较,确立主旨并细细揣摩,学习概括主旨的精准表达。这种逆向深层次教学任务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在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把握主旨后,对篇章的精准理解还需要符合逻辑的推理判断。与之相关的有效阅读任务包括:结合语境猜测词义、运用逻辑判断正误、合理定位推敲细节等。有些思索性问题无法直接在篇章中找到答案,教师可以多创设语境类任务,以问题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通过合理分析与综合考量达到目的,并渗透解题学法指导,这将有助于课堂生成,达到文本理解与学习能力提升共赢的目的。
2.以探究思考和自助建构任务提升思维能力
        阅读课一定要在文本篇章之外挖掘出意义和价值。在理解和认知类深层任务完成后,应进行了解与拓展、鉴赏与比较类深层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篇章内涵与内在观点态度,提供新颖的多视角和学生接触尚不足的多维度思考话题,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社会、人群的文化构成和行为特点,回悟本体文化及语言的魅力。以外研社2019年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为例,单元语篇后的Think & Share环节,以开放式问题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活动,以学生分组讨论、陈述观点、激烈争辩、轮流展示等环节实现发散思考,自助建构探究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活动之后,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归纳、经验梳理,再次稳固并升华了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如何设立有效课堂活动,培养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
        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践形式,阅读课活动可分为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在往往易被忽略的读前活动和不易掌控的读后活动中,又该如何去落实核心素养呢?
1.以读前活动渗透文化自信的建立
        依然以2019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为例,每个单元以Starting Out为读前活动,教材设计生动有趣,却易被忽略不计。在笔者看来,引入话题、激活知识、充分铺垫是很有必要的,从形态分析来看,这部分主要是基于视频的问答活动和基于图片、图表及问卷等多模态活动的体现,可丰富学生体验,充分感知主题意义。处理时要牢记以单元主题意义为引领,分析与主题的联系,以“看”的形式体现认知方式,让学生去感知并预测单元主题与内容,在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中建立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
2.以读后活动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读后活动是整堂阅读课的“终极输出”,读后活动的目的是实现语言输出、表达思想、内化迁移、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形式可以包括:文本复述、读后续写、角色扮演、人物采访、交流感想等,教师要时刻关注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的一致,与篇章内容的相关,以及与文本语言的联系,并关注学情与课堂效果,避免出现活动过大过难无法实行,或可操作性及针对性过低失去价值等极端现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读后任务,才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深层教学任务及有效课堂活动可以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立德树人路阻且长,愿笔者的拙见浅谈,促成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励作用,促成学生在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与成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英语学习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