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杜思佳
[导读] 目的:分析在骨科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价值
        杜思佳
        大庆市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筛选我院骨科治疗的102例作为研究主体,以方便抽样法分组,分成实验组、常规组,各组纳入51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评价组间护理满意度与康复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下床活动时间较早,VAS评分较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具有理想效果,可减轻疼痛,缩短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进而改善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采取。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骨科;围手术期
        骨科收治的患者人数较多,此类疾病多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影响术后恢复的因素较多,需加以护理干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指的是在实施手术治疗前给予患者身体机能、心理健康等方面护理,可辅助早日康复。该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可有效降低手术期间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创伤性应激反应,对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本文选择医院骨科治疗的102例患者实施对照分析,平均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措施,重点探讨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共为102例,研究时段为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应用方便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常规组,各组例数相等,均为51例。常规组中,男女患者各为29、22;最大年龄是76岁,最小是21岁,均龄为(48.53±3.46)岁。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各为27、24例;最大年龄是74岁,最小是23岁,均龄为(48.57±3.66)岁。采取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于组间基线资料分析后并未发现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是完善术前检查,合理准备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药物进行治疗,显著缓解不良情绪。
        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主要内容是:(1)术前护理。治疗前对于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理解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依据结果制定具体手术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有效性。同时在术前实施健康教育,明确高度配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依据手术类型合理选择物品,查看器械是否连接,保证各器械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根据手术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禁饮食,做好术区消毒工作[1]。(2)术中护理。核对患者信息,配合麻醉师、手术医师进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即告知手术医师,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同时注意做好术中保温护理,避免体温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2]。(3)术后护理。术后持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疼痛干预,明确疼痛出现的原因,对于疼痛部位、持续时间、性质、强度进行评估,依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宜的护理干预。可以指导通过音乐疗法、想象法、聊天等方式缓解疼痛。对于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药物进行治疗[3]。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内容为满意(51-89分)、不满意(≤50分)、非常满意(≥90分)。②康复情况。记录两组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情况(采取VAS法进行分析)、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平均值进行组间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4.0软件对于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实施分析,计量资料与正态分布相符合,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n/(%)]”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预后情况分析
        研究组不满意2例,一般满意15例,非常满意34例,满意度是06.08%,对照组不满意9例,一般满意20例,非常满意22例,满意度是82.35%,组间差异明显(x²=4.9930,P=0.0254),P<0.05。
        2.2康复情况分析
        常规组和实验组间下床活动时间、VA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分析。
       
        3讨论
        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难度本身并不高,术前需要在院内观察2-3天,由于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显著,且住院时间较长,发生僵硬、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对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回复,本院针对骨科治疗患者特点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疾病并发症风险,缩短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同时还可促进患者下床活动,可消除影响术后康复的不良因素,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4]。
        综上所述,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具有理想效果,可减轻疼痛,缩短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进而改善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采取。
        
        参考文献:
        [1]赵丽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231-232.
        [2]葛梦.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6):53-54.
        [3]郑丽,张艳.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2):76-77.
        [4]王芳.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使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2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