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 门急诊部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
心肌梗死是我国慢性病最常见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发病快,进展快,预后时间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好多家庭因病返贫。据统计,全球每6人中就有一人会经历一次心肌梗死,每6秒就会有一个人因心肌梗死而致残,因此心肌梗死已成为威胁人类的“杀手”!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一,平均每12秒钟就有一例新发病人,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黄金治疗时间窗只有4.5小时。因此,快速识别心肌梗死症状并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接受救治至关重要。我院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分布居于5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9±1.25)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分布居于5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35±1.28)岁;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 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患者急救暂时稳定生命体征后走急诊快速通道,先救治患者,再挂号收费,医院要不断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抢救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医院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后要迅速出诊,在出诊期间要通过患者家属了解患者情况,到达后立即施救,在抢救期间可以引导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参照组 常规护理。患者急诊办理住院手续后接受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见下表1:
.png)
3讨论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会得心肌梗死,虽然9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心肌梗死与年轻人绝缘。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1],生活工作压力大,运动少,熬夜,应酬,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心肌梗死的后备军。近 10 余年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心肌梗死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发病年龄前移,有的甚至发生于 20 ~ 30 岁的青壮年。心肌梗死即心血管类病,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于发病前1周出现某些前驱症状,少数患者甚至提前数周出现先兆表现[2],约40%的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天出现先兆表现,有的患者可出现不止一次。先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心绞痛:典型心绞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或肩部放射,疼痛常持续20分钟以上,通常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紧迫感、烧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二是发热(37.5~38.5℃)、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及血沉增快等。三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呃逆等[3]。四是休克:患者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焦虑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尿少、脉搏细速等。如果患者被发现突发心肌梗死,患者家属首先不要惊慌,要保持镇静;让患者立即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尽快吸入氧气,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为患者正确治疗的黄金时间。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接受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方面,对比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92.73%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67.27%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学者[5]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可见,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改善,适于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丽, 温丽娟. 急诊科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流程应用效果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v.12(06):67-68.
[2] 孙香君, 祖晓军. 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和预后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 v.11(05):86-88.
[3] 王琦. 优化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流程在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4(012):128,132.
[4] 顾红霞, 胡红娟. 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流程优化前后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v.5(19):35+51.
[5] 马蕾, 余梅, 刘萍,等. 优化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流程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v.7(05):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