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淑云1 何富慧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13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二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指标.结果:采用不同模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1),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有效可行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升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康复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应用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导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增加,高血压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更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指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式,它由患者的每一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以促进康复。本研究采用CNP方式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于老年人群,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为了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组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65.4士4.31)岁,病程在5-20年之间,平均病程(13.5±2.3)年: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57-80岁之间,平均年龄(65.9±4.0)岁,病程在6-20年之间,平均病程(13.9±2.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具体方法:①由3名临床医师以及15名护理人员,组建治疗小组。②定期对治疗组中的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其充分的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知识以及实施的意义,充分理解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预判能力执行总结能力。③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原则,结合本院的医疗水平,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总结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参照现有的医疗护理常规标准,结合老年患者的特性设置临床护理路径表。④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按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详细的向患者进行解释,争取患者的理解与配合。⑤护理人员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上的时间点,完成患者治疗、活动、饮食、护理、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并详细记录。⑥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有特殊情况时,及时与护士长以及主治医师进行沟通,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原因。⑦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要做的事,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定期组织小组人员进行讨论,就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特异性信息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对护理路径表进行调整修正。
1.3效果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是指:调查问卷得分在85分及以上,满意是指:调查问卷得分在50-85分之间,不满意是指:调查问卷得分在50分以下。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以及住院天数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png)
2.2两组的住院天数以及血压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85.3±4.4)mmHg,收缩压为(105.7±7.3)mmHg,住院天数为(8.25±1.35)天: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为(96.1±6.44)mmHg,收缩压为(140.2±10.5)mmHg,住院天数为(15.2±3.1);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明显重要性。CNP最先是由美国护理学者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具体是指按照每日标准护理计划,由多学科委员会针对特殊患者而制定科学的、实用的住院护理路径图式。该护理模式的每日工作重点及内容随患者不同病情发展阶段而不同,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有利于护士能够有预见性、主动性地工作,同时还可以让患者自觉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明确护理目标,从而促进康复。由于老年人记忆减退、知识结构有限,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不全,以致于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采取CNP护理模式后,医护人员可按照计划进行宣教和指导,护理全面、重点突出,有利于促进患者自觉配合医疗。 本研究中,采取CNP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CNP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模式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更具有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彭晨.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9):38.
[1]田秀珍.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医药卫生(文摘版):00197-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