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文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一医院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161000
【摘 要】目的:结合责任制与连续排班制,将其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工作的50名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将所有医护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班护理管理,而观察组则采用责任制与连续性排班结合制,对比两组排班护理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数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评分情况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使用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法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管理;连续性排班;责任制分组;运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工作的50名医护人员展开研究分析,根据所实施的排班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有25名医护人员。在所有医护人员中,有男性5名,女性45名,文化程度:10名本科及以上、16名大专、24名中专,37名护士、5名护理师、5名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其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26.25±3.08)岁,其中已婚医护人员有39名,未婚有11名。对所有医护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对比度不大P>0.05,因此均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运用常规排班方法,每一天由上、中、下午、上半夜与下半夜这几个阶段来区分,其中,资历相对较的医护人员于上午或下午这两个班别上班,而中午、上半夜与下半夜则由年轻且资历相对较浅的医护人员负责。
观察组医护人员运用连续性排班与责任制分组的方式进行排班,具体如下:
首先,要确定连续性排班与责任制分组结合排班的基本原则,也就是高级责任护士要固定其上班时间,初级护士则要连续6周有规律上班,对于上午与下午的同一级患者,医护人员工作时间的后三周每三天上一次夜班,如此一来,上午、下午与晚上的茉莉花和可以在一段时间来循环完成。
其次,在此排班制度下需进行个人管床制度,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来分级,之后每两个组被定为一大组,高级责任护士与初组责任护士均需要管理一个小组患者,生活管理护士与助理护士同样需要固定床位完成管理与护理工作。然后,实施小组负责制,每两小组为一大组,每个大组必须配备生活护士、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与高级责任护士,由高级责任护士担任组长,进而完成高级—中级—助理—生活这几个阶段的层级管理体系。再来,明确掌握各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高级责任护士具体由小组患者来进行全程管理,具体负责的是相对重大患者或技术难度高的工作,监督大组中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情况,确保完成的质量,初级责任护士即对小组患者展开全程护理工作,具体完成技术难度相对较小的工作,而助理护士则负责无创技术的相关操作,同时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等,生活护士主要对患者生活进行护理,夜班的护士需要负责整个病区内夜间所需的各项护理工作。
1.3评定方法
记录两组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评比护理工作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临床数据加以处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测各项数据差。P<0.05,表示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医护人员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估其工作情况,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在对照组中,医生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为(80.04±12.87)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为(84.81±11.35)分,而医护人员对排班满意度评分为(80.45±12.58)分,在观察组中,医生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为(93.98±6.09)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为(94.72±3.76)分,而医护人员对排班满意度评分为(90.27±8.56)分,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
就两组医护人员的工作评价来看,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具体详情参见表1。
.png)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大家对于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不断增强了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度。然而,我国的护理资源在使用与分配上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需求,为此,必须对医院护理管理加以改革,连续性排班与责任制分组在临床中的运用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还能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班护理管理,而观察组则采用责任制与连续性排班结合制,对比两组排班护理的具体情况。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数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评分情况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汪宏.层级管理模式配合连续性排班在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4):506-508.
[2]叶万丽.护理管理中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0):137+139.
[3]戴俊芬,姚建珍,戚东静,叶霞,曹爱琴.神经外科实施层级责任制连续性排班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1):53-54.
[4]陈丽,许勤,刘林.固定小组包干制连续性排班在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2013,17(11):57-59.
[5]李爱文,李春霞,谢春雷,谢雅莹,肖丽娟.护士管床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529-1530.
[6]李惜华.小组责任制和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效果探讨[J].河北医学,2011,17(08):109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