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期   作者:曹飞
[导读] 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更高。

        曹飞
        身份证号码:37132419820629****
        摘要: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更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重施工技术和管理创新,科学应用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积极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过程,探讨了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
        1建筑给排水施工流程的概述
        一是施工前准备。给排水施工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开挖深度和宽度,采用施工机械进行精确切割,避免损坏周围建筑物。施工准备完成后,方可铺设给排水管道。二是铺设给排水管道。准备工作完成后,要铺设给排水管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的管道。使用前,检查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铺设过程中,主要有人工和吊车两种方式。由于管道铺设的复杂性,有必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项目管理。第三,测试和检查管道的密封性。为防止排水管泄漏,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在保证严密性的前提下,清洗管道内的供水。试验在管道的下游和上游进行,向管道内注水,24小时后进行检查。
        2建筑给水排水施工阐述
        2.1给水工程施工
        2.1.1单设水箱给水施工
        单水箱供水施工方法主要是将建筑物内的供水系统与建筑物外的供水管网充分连接,在建筑物的高层部分设置一定数量的高位水箱,以满足建筑物内居民的用水需求。在用水高峰期,当供水管网压力参数较低,无法满足建筑物内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时,水箱以其自身的供水性能完全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内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在非用水高峰期,高层建筑外的供水管网不会出现水压不足的现象。此时,高楼各个区域的供水比较顺畅。结合施工方法可以看出,供水施工方法虽然可以解决高层建筑不同区域居民的供水问题,但会导致高层建筑负荷的增加。
        2.1.2直接给水施工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直接供水施工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直接供水施工法的原则是将建筑物内部供水系统与外部供水管网充分连接,形成完善的供水系统。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直接供水施工方法能有效降低工程的整体造价,但由于建筑物内缺乏蓄水功能,当管网缺水时,生活供水会立即中断。
        2.2排水施工
        2.2.1后排水施工
        后排水施工方法主要是将排水管敷设在高层建筑上部,沿地面敷设,使高层建筑的外立管与管网相连。铺设完成后,高层建筑内的排水管被隐藏起来。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调整装修来进行,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美观要求,进一步满足排水要求。


        2.2.2底板下沉排水施工
        在高层建筑排水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沉管排水施工。它包括两种施工方法,一种是整体下沉排水施工方法,另一种是局部下沉排水施工方法。其中,以高层建筑内其他房间为参照,卫生间楼层整体减少300mm,并根据高度合理处理排水管,使排水管与高层建筑外排水管连接良好,整体下沉排水施工方法。与整体下沉排水施工法相比,局部下沉排水施工法的向下调整只是卫生间地板的一部分。另外,该方法与整体下沉排水施工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整体排水施工法对建筑物荷载的干扰作用,与局部排水施工法相比,回填土量较大,因此局部排水施工法值得推广应用。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3.1优化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方案缺乏可行性,需要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工程设计,及时组织开展优化设计工作,并实施以下控制措施。一是提前开展现场调查工作,重点收集建筑结构尺寸、地下情况、空间结构分布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明确设计思路,准确评价给排水工程的使用要求;二是计算出设计方案准确设计参数,得到参数的最优值,合理设置给排水管道管径,可以降低管道堵塞的发生率;三是审核施工方案和图纸,论证方案的可行性,重点检查施工中是否有漏项并对图纸进行碰撞检测。深化设计方案,如调整相邻管线间距、施工洞预留位置等。
        3.2施工质量动态管理
        为了提高施工标准化水平,企业需要尽快转变管理观念,实施动态质量管理模式。具体控制措施如下。(1) 成立专职队伍,主要负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理,抽查施工成果质量是否合格,检查施工操作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2) 在管道安装等关键环节,监理人员要进行现场监理,及时制止误操作行为,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3) 完善补充质量管理体系,消除人为主观因素对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影响。(4) 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
        3.3提高施工验收质量管理
        首先,在给排水系统竣工前做好质量调查。工程交付前,应对管道系统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立管的垂直度、水平管的平整度、水平排水管的坡度、管道安装的牢固度、支架与吊架的距离、安装质量等管道连接等,并进行严格的施工验收试验,如给水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排水管道的充水试验、卫生洁具的持水性试验、通球试验等。其次,详细编制竣工报告,包括工程概况、工程竣工情况、质量检验资料、施工技术资料、竣工图等,最后进行验收和完善。
        结束语
        给排水安装施工是一项简单而复杂的分部工程,关系到人们正常的家庭生活,因此要注意预防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常见问题形成认识,了解这些问题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控制施工过程,实行现场管理,最终使我们的生活“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蔡桂萍,曹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8(22):29-29.
        [2]吕俊英,杨升山. 简述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要点[J]. 建材与装饰,2018,(1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