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期   作者:任伟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任伟
        身份证号码:3713251981081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成本。因此,建筑市场应重视创新模式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的现状及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创新发展;分析
        1我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包括新的建筑设备的出现,还包括新的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变化。同时,为了适应建设项目实际运行的需要,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管理人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上,更体现在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上。然而,由于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的管理项目和内容较多,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项目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学习了建设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具有长期现场管理经验的人员;在建设项目中,现场管理人员的临建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仍然严重不足。同时,他们对现场管理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也相对缺乏。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2.1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在建筑业中有很多农民工。这些工人没有接受专业培训,没有系统地学习建设项目的知识内容。因此,在建设工程的施工期内,可能出现不合理的操作,一方面增加了整个工程施工操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证。此外,我国也有一些施工企业重技术轻管理,这将导致项目管理效率和运行质量的迅速下降,从而增加管理成本。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方法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总之,施工企业必须成立相关管理机构或智能部门,负责相应的管理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区域性土地建设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即使是为了降低成本,部门企业也取消了企业中的管理部门,或者随意减少管理部门的员工数量,试图通过减少人员数量来降低人员成本。施工企业管理领域的经营者数量不断减少,这将降低施工企业的管理质量,使企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完善,无法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3.1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
施工项目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引领正确管理模式的实施和发展。

基于企业的发展目标,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和建筑业的现状,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施工企业的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是可以实现的。同时,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共同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2建设项目管理组织创新
        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管理组织结构之上。通过科学优化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管理组织结构的科学合理程度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运用上。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设置相应的岗位,制定人员定额计划;对项目管理过程中所需的相应设备和技术资料进行分析,为工作做好准备;对建设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各项措施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3.3加强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
        建筑材料作为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管理工作,以促进施工单位以最小的经济投入稳步提高工程质量。首先,从建筑材料采购分析,在施工单位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关采购人员调查市场上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选择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材料。一方面可以保证施工单位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施工性能和应用价值。另外,作为施工项目现场的物资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从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出发,对所有材料进行合理的储存和管理,提倡施工人员多拿材料的原则,严禁浪费施工材料。
        3.4安全观念创新
        不合理的管理模式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要考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这样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同时,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要加大安全管理和责任意识的宣传力度,及时跟踪处理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和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安全管理和创新落实到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结束语
        总之,国内建筑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洞察国家现代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分析自身企业存在的管理漏洞,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有效的创新管理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竞争力他们的角色和自己企业的利益。如果中国的每一个建筑企业都能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就能促进企业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跃武,胡肖亮.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0):37.
        [2]刘政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3):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