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应用 李华涛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华涛
[导读]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行业也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
        滨州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行业也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同时对资源也造成了过度消耗。随着今天人们对于节能环保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在建筑行业中应用节能环保理念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智能住宅小区;应用
        引言
        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较大,如果建筑工程在给排水设计上不够科学合理,则会致使建筑工程在正式投入运行以后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这和当前我国实施的绿色节能发展方针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中,需要积极贯彻落实节能理念,引入节能技术,不断完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化、稳定性发展。
        1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的意义
        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安全的场所。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这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为此,加强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尤为重要。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根据相关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的贫水国。由此可知,加强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对于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对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设计的重视度仍然不够。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设计缺乏合理性,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为此,就有必要进一步增强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提升设计人员的节水节能设计水平,进而增大水资源利用率。
        2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2.1经济方面的因素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对旧住宅小区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的时候,改良后的系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且存在改造投入的资金较大、施工困难等问题。鉴于此,在对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设计时,需提前全方位考虑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确保资金的投入可在短时间内收获应有的经济回报,进而提升用户建设和使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2建筑给排水的施工问题
        在对整个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施工期间,一些施工公司仅仅是关注了施工进行和完成的时间以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设备等的成本问题,而不关注施工的质量。甚至有些企业为了缩减费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去选择使用一些质量不是很好、成本非常低廉的建筑材料,这样很难保证施工的质量,也很确保所采用的材料是符合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需要的,并且也会为以后的建筑物才是过程当中造成很多的质量隐患。比如说在进行地漏的安装时,有很多安装的位置和安装的材料等难以符合使用的需要,这样以后在顺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地漏堵塞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影响了室内建筑物的美观,也影响了后续的使用,甚至对整个建筑物以后的正常使用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3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对策
        3.1全面发挥市政管网压力的作用
        现代城市对建筑工程供水的市政管网供水压力通常是在0.2MPa~0.4MPa之间,若能有效利用这一供水压力,采取分区域供水的形式,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二次供水加压造成的能源损耗。

一般情况下,市政管网内部的供水压力可适应大约5层的建筑供水压力,鉴于此,对于楼层数量不多、高度较矮的住宅小区来说,可直接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如果住宅小区属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则合理调整小区生活给水竖向分区,这样可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减少能源消耗。
        3.2热水循环系统
        目前很多热水系统的设计都是采用无循环或干管循环的方式完成热水供应,在该模式下,冷水和热水同时存储在管道内,人们在使用热水前,需要先将内部剩余的部分冷水放掉,如此才能促进热水流通。且随着系统使用时间的延长,储存的冷水也会越多,放掉的冷水量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冷水被浪费,增加水资源的消耗。所以需要对热水系统展开优化设计,必要时可以根据发展情况采取直管循环或者立管循环的方式,无论哪一种循环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无效冷水的出水量。
        3.3室内外连接管道的布设
        加强室内外管线的合理布设,做好细节问题的控制。在设置管道排列间距时,需要注意:第一,在气体管路上面设置液体管路。第二,在热介质管路下面设置冷介质管路。第三,在金属管路下方设置非金属管路,并且管线间距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保温层安装、阀门安装、管道检修便捷性等各个方面。第四,按照距离墙壁100mm的范围设置热绝缘层、法兰边缘等重要的管路。第五,为了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并排管路的效果,需要按照90mm左右的净距标准设置并列阀门手轮,如果收到天花板高度等限制可以错开阀门并略倾斜布置。当前很多高层建筑为精装修,如果没有合理布置室内管线,很容易出现卫生间内地面水经水泥砂浆层同层渗漏至本层其它房间的现象,为此,在布置室内卫生间管道时给水管道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管道在地面穿越门槛石或穿越卫生间四周的混凝土反槛,应当混凝土反槛在卫生外向上拐的位置进行管道布设,做好墙身抹灰层的辐射,通过天花板进入到卫生间,保证在抹灰层内引下给水管。在布管的墙面处标记好隐蔽的给水管,确保能够完善地处理周边防水,避免卫生间管道水流入到其他房间。室外管道布置需要重点对交叉位置、各个管道和构筑物的关系进行充分地考虑,做好管线合理布设,保证室外管线不会对小区园林硬景产生不良影响。
        3.4加大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
        传统能源一方面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加大温室效应,而且燃烧过程中还有可能会排放诸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另一方面传统能源是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未来可能会面对能源开采告罄的危机。所以加大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既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应对能源危机。当前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都是有非常光明前景的清洁能源。在建筑中对于新能源利用力度最大的就是太阳能。当前很多城市高层建筑已经设置了太阳能转化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建筑的取暖、用电需求。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使用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利用太阳能,既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还可以为居民提供非常便捷的热水供给。当前采用太阳能热水模式,主要是分散设置的模式,在楼梯间等公共部位设置太阳能供水管道井。同时其供热装置通常为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补充的模式,以更好地解决阴天太阳能不足的问题。虽然说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发挥太阳能的优势,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未来一定会有更加成熟的利用方案。
        结语
        当前我国已步入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时代,很多智能住宅小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应重视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应用,将核心关注点放在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上,通过引入高效节能设计方式来实现预期的节能目标,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艾宏庆.关于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113-114.
        [2]刘晓东.分析阐述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6):4181-4181.
        [3]黄倩.浅议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技术[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8(1):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