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省江山市 324100
摘要:作为支撑性的经济体系构成要素来讲,建筑经济占有非常关键的经济发展地位。然而近些年以来,很多建筑项目工程的具体负责单位仅限于追求工程经济利润,因此就会造成建筑生态效益受到明显的减损,甚至产生非常显著的建筑生态污染。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前阶段的建筑经济如果要实现持续性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目标,那么必须将生态经济的思路融入建筑结构设计、建筑项目施工以及建筑效益评估的全过程,充分展现生态经济以及建筑经济之间的互动性,运用生态环保的视角来判断建筑项目的综合效益状况。
关键词:建筑经济;生态经济;互动性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建筑经济包括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程建筑、商业建筑、娱乐设施建筑等活动,在整体的建设体系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总体来讲建筑经济最关心的三个要素是成本、时间和质量。
1建立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互动性机制的意义
美好的城乡人居环境是居民舒适感、幸福感的切实来源,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建筑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实践,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与建筑经济建设的双赢。而各种自然环境所发出的预警也推动人们将环境健康与生态平衡等原则性要素深入到建筑经济的发展中。近年来,由地震、火灾灾害带来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建筑物的损毁情况屡见不鲜,如何大幅度降低民用建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增加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防火特性和耐火等级,已然成为百姓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建筑业应将环保和节能融入到建筑评价标准当中,推动建筑经济绿色化发展。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之内,对于能源进行最大化的节约,比如在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方面制定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实施绿色建筑方案,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上日程。企业要不断探索绿色建筑创新模式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量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此来实现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深度融合。
2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
2.1优化评价方式
推进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和谐发展,将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建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在构建完整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将建筑经济的每个建设阶段和建筑使用阶段都设置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指标。建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筑的使用中,各种资源消耗依然持续,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需要处理,在评价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变量都要指标化,将评价标准制定出来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获得评价结果,基于此了解建筑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对生态经济的影响力。在展开建筑评价工作的时候,要从实际发展展开,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然环境情况,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做到评价的客观性,还要具有超前性,确保评价与市场需求相符合,还有助于推进建筑的长远发展。对于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量化,结合使用有关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将评价的结果作为建筑经济和生态经济的衡量标准,对建筑物的质量以及所具备的环保性能予以评价,对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全面分析,对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
2.2建立指标体系
将生态经济和现代建筑进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其整体情况,进而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这是确保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彼此之间能够进行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指标体系能够将建筑各个方面的信息准确的反应出来,从而对建筑工程生态发展规划进准确的指导。同时还需要着重指出的一点就是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应确保目标具有可量化性以及准确性。比如在项目工程作业过程当中须采取有效手段来限制建筑材料的使用总量,全面贯彻落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以及多样化本土资源的供应。
2.3推进低碳节能
按照生态经济理论,人类的经济行为要具有可持续性,就要发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背后的环境价值,将三种价值整合。其中,经济价值是本质,是被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价值已经被人们所重视,生态价值具有潜在性,需要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意识,认识到环境价值不仅是环保方面,其可以保证经济价值的可持续性,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所以,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就要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建立关联性,建筑的可持续性与生态效益具有直接相关性。比如,建筑安装自然排水系统,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自然系统价值得以实现。该系统注重节能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经济效益,这就是自然生态资本经过合理利用之后转变为经济价值,建筑的经济利润相应地提高。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是相辅相成和相互条件的,在建筑经济设计中要发挥环保思想的指导作用,将环境共生意识体现出来。建筑设计人员要从经济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展开设计,将自己作为环境中的一份子进行建筑设计,合理处理好各项元素,与生态经济建立紧密关联性。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经济元素的利用,合理规划建筑结构,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出发展开建筑设计,不仅降低建筑运行成本,而且获得低碳效应,对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用可再生资源,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4创建宜居的建筑结构空间
现阶段,很多城市居民对于建筑室内空间提出更高层次的宜居性要求,多数的建筑居民已经不再简单满足于建筑空间的基本居住功能,而是侧重于判断建筑物空间能否达到舒适性、环保性与美观性的要求。为此,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人员必须致力于建筑居民的上述要求全面满足,确保将宜居理念贯穿于建筑物的各个室内空间设计过程。工程设计人员只有做到了全面结合宜居建筑空间的设计宗旨与设计思路,那么才能实现最优的工程设计综合效益,为建筑物的居民创造清洁与舒适的建筑室内良好生态环境。例如,建筑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摆放室内绿色盆景的做法来丰富建筑物的室内生态景观,从而让建筑居民在进入室内之后,能够感觉到贴近自然的宜居氛围,对于室内居住环境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爱情感。同时,增添室内绿色盆景的举措还能达到室内毒害性气体全面清除的效果,有助于建筑物居民的人身健康得到维护。因此对于装修完毕的建筑居室空间在进行装饰设计时,建筑设计人员有必要将各种类型的绿色植被摆放于室内空间的特定区域与部位。
结语
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建筑业在发展进程中需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常更加注重成本和质量,控制成本,将投入的资金量降到最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加快施工进度。经济效益是建筑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对绿色经济起到阻碍作用,导致建筑业获得了经济效益,却失去了生态效益。要使二者协同发展,必须促进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让建筑业在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推进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昌荣.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8(14):12-13.
[2]程四云.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研究[J].北方经贸,2016(03):65-66.
[3]池剑文.建筑产业经济与生态效益互动性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8(2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