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卢隹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预结算审核具有独特作用,也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必要举措。
        广西诚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预结算审核具有独特作用,也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必要举措。从预结算审核的技术要求看,必须突出审核重点,细化工程量、工程范围、审核阶段及费用计算的审核措施,全面提升审核工作品质。本文以此为线索,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及技术要点,据此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与思考,期望对相关工作的推进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预结算审核;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量;工程范围
        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其中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发挥了突出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如何理顺成本控制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系,提升施工的综合效能,同时满足施工技术要求,是工程施工方和建筑单位十分关注的议题。这其中,预结算审核工作不仅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最终项目结算起到了先决性影响。同时,严格准确的预结算审核可以实现成本与施工质量的双向控制,确保工程施工顺利推进,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从现实维度入手,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审核的技术要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无疑极具现实意义。
        1、预结算审核工作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性
        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结算审核是建筑工程后期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后期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深化三个维度入手,要充分认识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重视预结算审核工作,能够有效把握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水平,在最终结算前完成审核,奠定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的基础;另一方面,从目前工程预结算工作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入手,推进严格准确的预结算审核,可以有效规避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方案,防止虚报造价、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等违规现象的出现。
        因此,严格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是造价管理的先决条件之一,同时对解决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过程监管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也具备显性作用。严格推动预结算审核工作,要建立健全审核机构与制度,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审计与审核工作品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有序推进,增强管理质量与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分析
        如前文所言,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大局入手,严格推进预结算审核工作具有显著的现实必要性和突出价值。为此,要进一步细化预结算审核工作举措,提升审核力度与效能,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取得实效。
        2.1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指的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量度,一般要分解为各个阶段的工程量,这也是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工程量的有效审核与核算,一方面是为了从宏观角度把握工程量的数值和具体技术内容,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预结算审核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可能导致造价与成本提升的负面因素。
        如,有的施工单位存在虚报数据、隐匿工程量的问题,目的是拉抬工程造价,赚取差价,谋取私利。这些的行为不符合工程契约,将带来造价成本的提升。再如,建筑施工方存在瞒报、虚报工程量的行为,如某楼面实际施工面积为300平方米,而最终结算时却按照400平方米上报,这其中的造价差就会成为施工方的个人私利。类似的操作在当前许多地方的工程施工项目中普遍存在,这需要预结算审核人员细致排查,加强审核细密度,提升工作水平,防范各类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行为的出现。尤其是涉及到工程项目中的隐蔽工程,相关弄虚作假的现象更为普遍。借助预结算审核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量虚报、哄抬及瞒报的情况,最大程度提升造价准确度,为工程施工有效推进奠定基础。


        此外,工程量的预结算审核要严格按照国家与地方颁布的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始流程与技术环节分析,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提升工程量审核的准确度,确保预结算审核得出的数据真实有效,以满足最终造价管理的工作要求。
        2.2工程范围的审核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结算审核工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并非无限扩展、无限延伸的,这就是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约束性。一般来说,预结算审核要依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计价文件等开展书面预估和实地调研,提升审核结论,归纳审核的数据和指标,形成最终审核意见。这其中,对工程合同、计价文件中哪些工作应该计入审核范围加以明示,避免由于工程范围划分不清导致的审核范围不确定或审核项目重复的问题出现。
        如,在某施工项目中出现了某些建筑材料重复计算的问题,如果预结算审核时不加以甄别和剔除,就会造成最终成本造价的虚高,从而导致建筑单位开支的增加。此外,对哪些项目、哪些造价需要特定审核,参与预结算审核的技术人员也要明确加以标识,运用技术规范开展专项审核,形成专门的审核结论。类似的要求都说明,工程项目的预结算审核必须框定审核范围,在约束性条件下开展针对性审核,以确保审核结论符合客观实际,为最终结算及造价管理提供有效信息支持。
        2.3工程阶段的审核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推进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需要把握不同周期、不同阶段工程施工的需求,列出预算及结算要求,从运用技术手段开展科学严谨的审核。预结算审核是结算周期前的重要工作步骤,必须从工程进度的视角入手,提高审核针对性,确保审核符合工程项目实际,体现审核技术要求。例如,在预结算审核前期,审核人员要做好技术准备,尤其是针对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等技术资料,开始案头准备,确定审核方向及范围。要注意区分竣工图纸与工程设计图纸,防止出现审核对象混乱的状况。
        此外,在对工程项目中期付款阶段开展审核时,要对付款方式、付款比例和付款节点进行技术审核,严格将付款流程与工程合同与财务流程进行比对,防范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明确付款流程和步骤符合合同要求,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在预结算审核的后期,对工程竣工阶段、验收阶段的审核,要重点审查材料支出、人力成本及其他相关造价数据内容。对于工程项目收尾阶段的审核,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更高要求,强化审核力度。要按照工程合同和招投标文件等资料要求,对施工方报送的各类材料和信息,要逐条审查,逐项落实,确保审核进程与流程符合规范。
        2.4工程单价及费用审核
        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中的套用单价及费用的计算,要严格根据技术标准推进,提升审核指向性,确保审核工作符合制度要求。就建筑材料来说,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材料损毁、损耗的情况,因此预结算审核时要逐一对材料项目的损耗状况作出技术分析,给出合理的损耗范围,提出明确的造价波动数值。
        再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工艺技术、安全环境所需要的资金费用要严格加以计算,提出一整套符合实际的开支计划,在加强审核前提下给出造价范围。要综合运用清单计价方法对各类开支、费用及项目单价开展有效审核,提升审核准确度,防范漏审、错审及多审情况的出现,确保审核结果经得起造价管理人员的检验,为满足各方利益诉求提供支撑。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造价管理水平和质量,不仅是契合建筑工程各方利益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施工项目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这其中,以预结算审核为中心,强化审核质量与要求,建立技术规范和制度,杜绝人为因素的干预,可以提升审核准确度,为造价管理奠定基础。另外,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秉持全流程理念,强化工程量及工程范围的有效审核,加强费用计算与审查,提升审核工作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 段琳.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1110
        [2] 吴秀梅.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0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