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中大树的移栽技术解析 郑钻平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郑钻平 张东亮
[导读]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城市绿化环境。
        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城市绿化环境。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大树移栽,保障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提高城市绿化建设速度。本文结合风景园林施工工作中的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力求通过确定合适种植时间、把握挖树和包装要点以及土壤处理等措施优化园林种植,提升园林发展水平。
        关键词:风景园林;大树移植;养护措施
        引言
        当前,社会中的在建、待建、拟建绿化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这些绿化工程需要得到持续性的管理与维护。树木移栽,是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维护的一项核心任务,决定着绿化工程的质量与效益,而现如今大树移栽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多,其可以及时成景,但成本高,成活率较低。尤其是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和幼苗移栽造林相比较,大树移栽的难度要大许多,而且移栽后容易死亡,质量与效益较低。为此,应当将大树冻土移栽技术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在冬季休眠时期,对大树进行科学的冻土移栽,以保证土球完整、减少蒸腾作用,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以及绿化工程的质量与效益。
        1大树移栽概述
        现阶段在园林绿化的工作中运用到了大量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利用这些树木对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一方面能够增强园林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发挥树木隔离噪音污染和净化空气的效果,达到美化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讲,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所使用的大树指的是胸径超过10cm的常绿乔木和胸径超过20cm的落叶乔木等相关的绿植。对这些树木进行合理的移栽是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园林绿化施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度,采取合适的移栽技术,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大树的移栽对技术有着较强的考验。为此,若想有效的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的加强研究,根据不同树木的生长特性、移栽的时间、树木的大小等,结合园林地的实际状况,选择更具针对性的移栽技术,在最大的程度上提升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和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2大树移栽应遵循的原则
        2.1适地适树
        不同树种对气候、土壤的要求不同,在大树移栽应用过程中,采用乡土树种能够实现适地适树,特别是大树植株树龄偏大,与幼树相比其再生能力相对下降较大、抗性下降较多,在新的栽植地缓苗时间长,形成新的根系的时间、需要适应的时间都会相对较长。因此,在适宜的环境中栽植合适的树种,使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针对大树移栽成活的首要条件。
        2.2最适宜的移栽时间
        树木最适宜的移栽时间是在春季树液流动前,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土壤刚刚化冻而树液尚未流动时移栽成活率最高。而大树移栽一般要求带的土球较大,如果大树生长地的土质不容易带住土球,也可以在土壤尚未化冻时,挖掘冻坨,以保证土球不松散。
        3大树移栽技术
        3.1树木的选择
        由于大树冻土移栽的难度本身就较高,成活率低,因此在进行移栽之前,必须要对树木进行精挑细选,确保树木本身就适合移栽,提高其成活率。在实际的选树过程中,一方面是要根据绿化工程的设计进行树木大小、高度、形状的筛选,同时更要确保树木健壮,无任何的病虫害或是机械损伤,而且根系要发达。选好树木后,通过挂牌等方法,做好明确的标记,防止后期在起树的过程当中发生错误。尽量缩短树木的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时间,也就是说要优先选择较近地方的树木,防止树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过多的水分流失。
        3.2定植坑穴的准备
        欲新定植的绿化景地,地形可以是缓坡、平地,但土质尽可能是中壤质至中黏土地块。

土层厚度大于1m,有机质含量大于1%,pH值5~6,如果达不到上述土壤条件,应采取改良措施。有条件的可以施腐熟好的厩肥,每坑可施入15~20kg;或者用腐殖土、山皮土进行改良。坑穴宽度、深度因树木土球直径和高度而定,一般直径或宽度不小于1.5m,坑深1m左右,可人工或用掘坑机挖掘。将原处表土与底土最好分放两边,掘坑过程中,挑出石头、砖头、树根桩、建筑残物。较低洼地块,坑穴底部最好先铺放一些小石砾或粗河沙。回填表土,回填完后最好要浇1次透水进行沉降,以避免回填土层疏松栽后浇水大树下沉。定植坑穴必须在定植前1~2d准备完毕。
        3.3土壤处理
        要根据土地特点、地势环境和土地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人工改善,使大树移植的土壤维持较高的产出水平,为林木生长提供资源保障。土壤处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施肥工作。林地因特殊需要,应具备较强的培育能力,施肥是长期保证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每年的5、6月份,比较有利于肥效的吸收。第二,林地灌溉与排水工作。水分是树木成长的必要条件,灌溉排放过程中不但可以满足水分需求,还能更新土壤内部的矿质结构和养分组成,利于苗木吸收。
        3.4栽植
        栽植前,将生根粉、草皮煤、磷肥以及有机肥等,与表土充分、均匀的混合,并对坑穴的深度进行检查,看其与树木的土球大小是否合适。提前清理场地,将可能影响栽植,或是损坏树木的障碍物完全清除。向坑穴内下栽树木的时候,要用布带等安全的捆好树杆,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保证吊车能够将树木一次落膛成功,落膛后对树木进行调整、扶正。然后在土球四周,回填部分土壤,以对土球起到固定的作用,使树干保持直立。打开土球包装保护,将所用的草绳、蒲包等取出。将表土完全回填,借助吊车适度的对树干进行摇动,目的是使根系能够与土壤完全的接触,并将土壤踏实。填土要稍高于地面,最后浇水。
        4大树移植养护措施
        4.1提前做好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大树移植过程的养护措施,首要步骤就是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根据环境特点做好目标树的筛选,通常选择树干通直、根系完整的树木进行移植。其次,做好切根处理,并配合药剂使用,提高树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最后,喷洒水分蒸发抑制剂,并做好运输防护。
        4.2严格实施绿化培植步骤
        移植后的大树,若养护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坏死。对此,养护过程中首先应严格实施绿化培植步骤,合理分布种植空间,粗耕细作,进行透光改造。首先,要满足栽培深度,一般情况下大树移植的土穴宽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深度达到高于土球表面20厘米。其次,对移植树木做好支撑,并根据土壤下沉情况,做好分层填土。再次,要注意清洁园林,清理腐烂枝叶,将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病菌来源,不给病原体生长和传播提供条件。最后,保证后期养护措施的跟踪。一方面要伐除枯枝败叶,为正常枝叶生长提供空间,减少养分损失;另一方面,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结束语
        对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进行分析,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园林经济提供科学、合理的柔性措施。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必须更加坚定的做好科学移植工作,不断开发新的栽培技术,应用新成果,全力保障我国园林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红燕.风景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3):74-75.
        [2]汤炜.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大树移栽的施工技术分析[J].地产,2019(11):164-165.
        [3]罗万全.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07):118.
        [4]曾俊霞,李宁,江丽.浅谈青藏高原合作市城区行道树绿化带云杉大树移栽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20):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