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施工阶段为园林绿化工程控制管理的重要工作,而施工工序对于质量管理和控制影响最为直接。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对于工程质量都会产生影响,而工序是工程组成的基础结构。要想提升施工质量水平,应该做好施工过程管理工作,各个工序、分项目都要满足标准要求。全面论述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希望给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病虫害;林木
引言
在某些地区,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艺术等手段,进行地形改造处理,然后种植花草、构建建筑布局等方式,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的自然环境与休憩的地带,这就是园林建筑。园林包含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园林学科的发展,还有一些自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都成为重要的园林项目。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其可以给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园林绿化施工中,应该加强管理和控制,促进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1概述
1.1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需要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在城市发展中建设园林工程能够实现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优化。绿色植物能够固结土壤,有助于保护土壤中的水分,同时还能够净化城市用水,利用其固化、蓄水等作用实现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效果。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迫于生活压力,亟需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而园林工程不但可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此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厚,是城市发展中文化的展现。
1.2园林绿化施工特点
一是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在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进行植物配置、建筑设计、小品点缀等合理利用,结合自然美和艺术美,将园林的艺术性提高。在施工管理中,施工人员要对项目设计的意图有深入了解,在施工中做好景观设计理念和艺术效果的结合和创造。二是较高的施工管理要求。园林绿化工程往往占据较大的土地面积,足够的工作面是保证顺利施工的基础。但是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各个作业点十分分散,所以难以高效地协调好各个部门和专业人员,工作时间的安排和进度的控制比较难。为了保证施工连续性,将窝工、误工的情况尽量减少,需要做好各个施工团队的管控和规划,合理配置人员和时间,同时提升管理者综合素质。
2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2.1确保设计质量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正式施工建设前必须开展的工作,规划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园林最终的施工效果。为了保证整个园林工程施工的顺畅性,必须提高园林设计质量。具体来说,设计单位首先要选择设计水平高的设计人员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提高园林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待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单位就需要对所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验证,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高园林施工质量打好基础。另外,在园林开展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植物搭配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搭配,提高植物移栽后的成活率。另外,为了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效果,园林规划设计人员还要重点了解植物四季变化,根据不同植物的四季变化效果,设计出整体不同的园林样貌,提升园林艺术价值。
2.2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正式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标注出施工建设过程需要应用到的材料种类、材料标准和规格,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具体的采购要求购买相应的材料。一般来讲,在每个地区,这些材料都较为常见,购买渠道较多,但是在选择供应商之前,必须全面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所购进的材料符合具体的指标。对于已经采购的材料,在具体应用前,质检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投入到施工使用中,继而影响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水平。
每购进一批材料,入库时,都要详尽地记录采购的时间、渠道以及具体的供应商,只有这样,后续材料应用的时候出现问题,才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协商和沟通。
2.3相关人员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较多,施工团队包括施工安排、人员调配,负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管理、施工安全文明等,不同的职务所负责的内容有所不同,施工前,需要做好责任划定,这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追责到人。为了避免发生因为工作失误所导致的施工问题,施工企业在选聘工作人员时,必须重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定期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
3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
3.1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
当前,林业种植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种植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深入讲解病虫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使林业种植人员明确病虫害的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而帮助其充分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能够使种植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另一方面能够引导相关主管部门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资金头投入,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以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
3.2有效结合生物防治措施以及化学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过生物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例如在果木虫害发生过程中,可以通过病虫的天敌或者鸟类的引进来彻底消除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能够实现自然规律的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同时其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化学防治措施就是利用化学方法或者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与生物防治措施相比,化学防治措施操作更为简便,同时防治效果更好,但是其可能因药物残留而影响林木的健康,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当前,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很少采用新型的防治技术,因防治手段过于单一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3.3合理设计林木种植结构
林木结构直接决定着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单一化的林木种植区域其病虫害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多样化的种植区域,这是由于在同一区域内种植多种林木,使生态系统更为稳定,在种植区域内病虫害的相互抑制作用下病虫害发生概率会明显降低。当前,在林木种植准备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存在着没有充分考虑林木结构设计,或者对其有所忽视的问题。
3.4建立科学的动态监测体系
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存在着潜伏期以及表现期,林木病虫害并不会直接产生,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因而与科学有效的病虫害治疗手段相比,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更为重要,需要为其建立有效的监管以及监测体系。当前,可以对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卫星技术充分利用以全方位的监测整体林业,一旦任何类型的病虫害出现,均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相关病灶。
结束语
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园林绿化工程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必须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自然环境,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做好植物栽植的管理,从而可以提升园林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季斌.园林施工现场管理与成本管理要点分析[J].冶金丛刊,2019,4(21):153-154.
[2]王飞.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要点[J].花卉,2020(10):86-87.
[3] 尉永庆.推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J].吉林农业,2017(24):88.
[4] 徐艳东.林业资源的森林防火及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