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有些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性较高,需要优化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其正常开展。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难度较大。再加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受影响的因素较多,不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不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都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施工中存在很多安全影响因素,导致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项目施工安全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一定要合理应用BIM技术进行建模优化施工,进行统一协调的施工管理,通过BIM技术的模拟演示过程来展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难点,并让施工管理人员进一步熟悉项目施工过程,统筹规划施工安排,做好建筑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这样才能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更好的保证项目开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BIM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技术,通过革新工作模式,辅助设计形式,推进相关领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通过创建模型,管理与模拟整体建筑过程,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并加强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以下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
1BIM技术的特征
1.1 可视性特征
BIM技术可视化的特征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表现为能见性。BIM技术所构建的有关数据信息结构都具有透明的特点,可以合理规避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施工作业人员通过BIM技术可视性特征,可以直观看到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而不是自身展开联想。现如今,建筑领域很多二维效果设计图纸,主要由建筑工程设计师提供,这种二维图形并不具有互动性特征,不能很好地反馈数据信息。
1.2 协调性特征
从BIM技术的协调性来看,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施工设计单位,都可以借助BIM技术在施工进程中做好配合与协调工作,从而真正解决施工进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科学合理运用BIM技术,深层次分析探究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实践操作拟定最佳的施工方案计划。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施工准备
为使BIM技术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施工前正式组建BIM工作室,挑选熟悉此项技术的工作人员组成工作队伍,专门为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为了避免在正式施工阶段出现任何断电、数据丢失等问题,提前为该工作室配备大功率UPS电源,以此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2.2技术交底
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大多以口头交底、书面交底等形式进行,常由于二维图纸表现不够直观、交底人表达能力有限、接底人理解不到位或交底人和接底人理解偏差等原因而造成施工工艺执行不到位,最终导致质量问题。而利用BIM技术结合动画、VR及AR等技术的新型交底技术,以可视化和交互式的形式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大大提高了技术交底工作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增强接底人对项目施工工艺的理解,保证技术交底的内容可以更加彻底与准确地执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2.3安全管理
通过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将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直观地反映出来,这样就可以将施工中的危险源详细的暴露出来;同时其动态演示施工功能还能模拟施工过程,让人们意识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人员结合这些信息可以提前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做好事前控制,消除危险源,加强危险性较大作业的管理,尽量消除危险因素带来的安全事故,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应用BIM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现场施工,保证施工安全。BIM技术可以模拟现场施工,结合监控技术可以实时对现场的高危作业进行监管,这样一方面可以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避免不当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可以实时的将施工过程展示给安全管理人员,便于其及时掌握施工进展,可以提前布置好下一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2.4施工成本
采用BIM对施工成本进行模拟,可对资源、进度和资本等情况进行调用和查看,进行工程量计量支付、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租赁、成本核算等管理工作。将工序维与时间维进行对比,将BIM模型和时间维度进行有机结合,把时间信息赋给每个建筑构件,将某时间段成本和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提前发现和处理成本超支问题,将工序成本数据提供为成本定额,为成本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采用BIM自动算量功能,可以更为快速和准确地确定出某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量,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调用BIM参数化功能,如果项目出现设计变更,可以及时对进度计划、wbs和资源计划进行调整,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和闲置问题。建筑物构件、工序和资源使用量,也可以通过BIM模型进行统计,得知施工现场资源的使用情况。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需要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BIM技术可以预先发现每个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和应对措施,尽可能实现零碰撞、零返工,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节约施工成本。
2.5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运用,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如技术作业人员、系统管理工作人员)具有更强的专业素养。因此,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提高BIM技术运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施工设计单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一,加强技术人员、数据人员、强弱电人员、工程人员专业系统的培训,并且抽调工作人员构建联合监督小组,管理与优化BIM技术。第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合理运用BIM技术。第三,要求BIM软件设计方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展开技术应用以及理论知识培训。第四,加强技术作业人员对于BIM软件运转控制模式的了解,并且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技能考核评定,提高技术作业人员及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让BIM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
2.6运用于施工现场布置
施工现场布置是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重点与难点。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相对较大,内容繁琐,并且建筑工程周边环境比较复杂,这增加了建筑工程设计师的工作难度。如果只是依靠人力布置施工现场,会延长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因此需要使用BIM技术。首先,对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及建筑物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会自动进行建模处理,在软件中生成三维平面布置图。其次,建筑工程设计师按照甲方和施工单位的要求,制定建筑工程施工的总体计划,模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个阶段的施工情况,把收集的数据信息向施工管理方呈报,以便真正解决施工现场中的布置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要意识到BIM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BIM技术来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在熟悉了BIM技术的操作原理和特点之后,在具体的项目开展中,要结合不同的项目类型进行建模应用,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控制好项目施工质量,加快项目周期,控制好项目施工成本,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为了进一步推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建筑施工企业要重视BIM技术的合理应用,行业也要重视BIM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BIM建模质量,优化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6):155-156.
[2]田琼,谭显通,周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价值工程,2020,39(08):31-32.
[3]张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8(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