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煤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外界因素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带来影响,混凝土自身的缺陷也是影响技术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是核心影响因素,如果不能对温度的变化幅度进行合理的把控,就会导致浇筑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出现严重的裂缝,进而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选用之前,必须要做好全面的技术分析,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的把控。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工程也在高速的发展,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和需求在不断提高,所以在建筑工程发展中,出现了多种的结构特点,朝着具有复杂化、多元化、大型化等多种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具有高层、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等各种新型复杂的建筑形式,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在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技术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最为常用,也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其操作性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还要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操作程序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
在现阶段的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中,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指的就是横断面尺寸超过一米的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得温度应力降低,并且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散热,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内外温差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就能够对由于温度变化形成的裂缝进行有效的把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与一般形式的混凝土施工相比主要有两个特点,分别是:(1)如果是在大型高层建筑或者是大型设备中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话,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使用范围相对来说也比较广泛,例如在对高层建筑的箱型结构进行设计时,要保证不会在施工过程中预设施工缝,并且要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连续性;(2)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一次需要浇筑的混凝土体积非常大,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放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难以得到有效的散发,使得混凝土的内外部有着较大的温度差,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流程有着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要能够正确使用施工技术,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得到可靠的保障。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施工技术
2.1合理控制外部约束力
在土木项目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着重控制外部约束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控制外部约束力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大体积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对滑动层进行合理地调控,将其设置在一个可调控的范围内,降低地基位移度和下沉的力度,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受到外界应力的影响。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沉积部分和地基之间,铺设沥青从而形成滑动层,通过沥青的阻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力,使得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得到一个明显地提升。其次就是控制温度影响下的应力变化,温度应力方面的控制我们主要采用覆盖或者蓄水的方式,以外加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将混凝土内表面的温度应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因为混凝土温度内外差过大而导致热胀冷缩的问题。
2.2合理控制温度
为了避免裂缝的产生,在养护时必须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要实现混凝土提高强度并且避免裂缝的主要途径是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温度的方法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有两种方法:一是冷却水管。
当混凝土厚度较大且内外温差较大时,提前在结构内部布置好冷却管,并且预留管径方便冷水循环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混凝土的冷热交换,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当然,在冷却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冷却管内的水流量和温度。需要注意冷却管的出水不能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第二,保湿。为混凝土结构提供一个潮湿的环境,可以用塑料薄膜或者沙子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这样做可以减缓混凝土表面的散热。此时,强度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混凝土可以防止表面干燥和收缩开裂。浇筑后,应该在半天之内用水覆盖,以改善结构的硬化状况,降低收缩裂缝的概率,提高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尤其重要的就是施工工艺。因此施工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并且进行材料准备和相关操作,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规范要求来实行。
2.3优化大体积混凝土配比提升其抗裂、抗拉性能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配比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和抗压性能,因此施工人员要尤其注意这一环节。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合理掌握水泥和水的科学用量,严格按照标准来配比,同时还要结合建筑施工本身的设计需求,尽可能地降低水热化反应发生的情况。另外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也要注意,在原料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注重质量的把控和监督,确保从采购到施工各个环节上不出现纰漏,这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前提,另外还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整个操作流程的科学性,这样通过对原材料和具体施工的配合比综合把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和抗压性,从而有效的增加其强度,同时减少裂缝的产生,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
2.4钢筋的合理配置
在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钢筋合理配置至关重要。应积极对钢筋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及时传递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抑制内部热量增高。钢筋配置设计期间,保证固定配筋率,完善钢筋施工中的上下皮筋设计,将差异控制到最小,底皮钢筋若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存在柱板带,则纵横标准为φ25@150,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存在柱板带,则纵横标准为φ25@130。因为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厚度均≥1m,所以从散热速度方面综合分析,底皮钢筋、顶皮钢筋标准必须为φ25,以1根/m2的方式规划温度分布筋。焊接方式为搭接焊,分布方式为上下错位,灵活调整钢筋间距,以此达到减少钢筋收缩的目的。
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优化,不仅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同时还要从细节着手,全方位改进施工工艺,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的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各个施工流程的监管力度。总之,建筑企业要从多角度出发,促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刁宇.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0):6-7.
[2]曹广艳.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控制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8):114-115.
[3]张健峰.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浅述[J].四川水泥,2020(08):30+32.
[4]景永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08):42+45.
[5]李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0(0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