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耿岩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耿岩
[导读] 摘要:中国科技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更有利于城市建设,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规划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同行业者提供有效参考。
        四川省煤田测绘工程院  610072
        摘要:中国科技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更有利于城市建设,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规划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同行业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管理;应用
        前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拥有地理空间数据计算、分析、保存、转换、管理等多方面功能,在日常生活、军事、刑侦、城市测绘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为相关工作提供了便捷和更准确的地理资源。城市规划中应用GIS系统,能使地理测绘工作更高效、精准,能对多项目规划的空间关系、空间属性等信息进行有效的统计、管理,降低人为管理失误的概率,提高城市规划的可靠性。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关于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主要通过处理大量地理数据来获取相关技术,可以收集、存储、管理和应用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至今为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进,并且可以进行独立的展开工作。一般情况下,对具有专业性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就是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并完成相应的数据集成处理,在正常的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通用功能逐渐的关注和重视起来。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对于过程的要求一定要是完善的,并且在对数据的保存以及输出等,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系统下进行。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为了能够对地理数据整理进行更好的保障,以及收集,主要是通过修改的方式进行的,对于地理数据要做好评估,发现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标记,之后进行误差修正。地理信息系统对前后的内容可以进行再一次的整理,并且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后续工作的展开带来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并对文本进行创建,这样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方便和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转换与之有关的数据,使数据资源实现共享,给各种信息的集成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基于此,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图像处理和图像文本转换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功能对图像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也在不断的改革和更新。信息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数据的输入,也能更好的完善先进的设备。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
        2GIS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2.1评价分析作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城市虚拟模型,使城市规划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对城市空间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空间虚拟模型中可以反映出城市交通、城市建筑等个体存在的问题,以便城市规划人员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对某些突发事件,例如洪水、火灾等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分析,让城市规划人员可以提前制定预防性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应。
        2.2管理作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有效的实现了城市空间信息的数字化,使城市空间信息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实时对城市空间信息进行共享,让地理空间信息的使用用户可以快速的进行查询和检索,并对城市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转换输出。实现了城市规划的动态管理。
        2.3对城市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系统中存储的城市空间信息,分析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城市的潜在发展能力进行总结,并建立起有效的城市模型,对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使城市规划具有预先判断性。


        3城市规划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3.1案例概述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项目为例,设计线路周围0.5km2范围内作为试验区,通过结合应用GIS技术、BIM技术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等,辅助交通规划的开展。现结合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发挥的作用。
        3.2技术的应用方案
        规划设计工作流程:(1)对规划区域,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开展倾斜摄影,获得地面分辨率为5cm的影像,构建实景三维模型。(2)对获得的BIM模型数据以及GIS数据进行融合,存储到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对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周围地理信息的有效利用。(3)基于规划信息系统,为交通线路的选择,提供指标分析和站点合理性分析等的支撑。引入GIS技术和BIM技术等,有效解决了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空间冲突问题和线路设计质量问题等,弥补了二维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不足之处。
        3.3规划选线
        基于搭建的3DGIS系统,利用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大场景,加载反映当前情况的地理信息数据,即POI和建筑矢量面数据以及地下管线数据等,同BIM模型数据相互结合,实现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把控,对轨道交通线路相应范围内,实施一张图管理,通过微观信息和宏观GIS数据的有机结合,保证线路设计规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体应用如下:(1)道路红线数据。交通网络规划设计,要做好建设所需的预留,实现对用地矛盾的有效控制。规划时,利用倾斜摄影获得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利用3DGIS平台,进行道路红线数据的加载,为后期工作提供支持,比如数据查询以及规划控制用地指标的分析。(2)POI数据。利用POI数据,可以获得房产小区和超市等属性资料,能够全面反映当前的情况,为后期的分析查询提供基础,辅助线路设计和出站口设置,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3)建筑矢量面数据。规划时,要做好经济性的把控。这需要利用建筑矢量数据,比如建筑面积和名称等,获得关于拆迁分析的数据。(4)地下管线数据。开展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既要做好地上部分的设计,还需要反映并且分析地下部分。基于GIS平台,进行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的加载,可以清晰地展现各类管线的走向和分部,比如给水管道等,通过查询相关属性,实现对线路和管线冲突问题的避免,实现线路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分析。(5)BIM模型数据。按照轨道交通设计图纸,构建地铁站内部的BIM模型,进而展现管线排布情况和各类有关信息。基于3DGIS平台,通过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和BIM模型数据的有机融合,全面反映现状与设计协调情况。
        3.4正确认识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关系
        城市用地规模的控制是需要国土规划进行确定的,当然这是对占地规模的控制,并不控制具体用途。要协调好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标准之间的关系,保证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城市进行更好建设和发展。国土规划需要考虑很多综合因素,例如城市人均用地规模现状、城市开发规模历史、城市未来的投资能力等方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GIS系统在城市规划测量、管理等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传统的城市规划流程和具体工作,在各方面管理中利用GIS系统,能大幅提升管理质量、效率,能更快捷、多元地利用海量的规划信息,为各类规划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推动城建工作更合理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曦.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智能城市,2019,5(18):119-120.
        [2]霍莉芳.浅析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60-261.
        [3]张娟娥.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运用与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438.
        [4]王翠娟,吴运凯.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