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史喜民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史喜民
[导读] 摘要: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各施工单位应充分予以重视并不断优化其防火性能。
        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00071
        摘要: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各施工单位应充分予以重视并不断优化其防火性能。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明确民用建筑火灾的特点和危害了解防火性能的重要性,从而分析提升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思路,从综合统筹的角度优化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能力,以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事故应急能力。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具体应用
        前言:近年来我国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不断优化升级,带动建筑行业及周边产业随之扩大规模。民用建筑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和期望,其发展方向和重点开始向高层建筑倾斜,其建筑种类和功能也趋向复杂化。但当前阶段部分建筑项目的设计水平无法匹配其发展速度,尤其是在防火设计理念上的匮乏更是给民用建筑的后续使用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加上施工单位的防火建设重视程度地、操作方式不规范,可能会对人们的居住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保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实现消防安全的控制和防范,从而提升民用建筑的安全性能,为人们正常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居住环境。
        一、民用建筑火灾的特点
        (一)人员疏散压力大
        因人口和资源需要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开始通过开发高层民用建筑以缓解用地和住房压力,而人们也在不断对民用建筑提出更多的要求,当前阶段民用建筑在实际高度和层数设计上都有利极大的增加。一方面大规模的居住人数致使民用建筑内部的人流量增加且更为复杂,出现人流高峰期时因通道空间有限可能会导致集中滞留现象。若发生突发事故如火灾,人们会于同一时间涌向安全通道及其他出口,极容易导致疏散通道出现人流拥挤、混乱甚至出现移动受阻的情况。另一方面因民用建筑中的电缆设备、水暖通道及垃圾通道设计难度较大,经常会占用一定的通道空间,这种封闭的空间结构会限制火灾时的人员疏散,且建筑材料的不完全燃烧会导致相对封闭空间内出现有毒浓烟的蔓延,被困人员吸入有害气体可能会出现窒息甚至昏迷的现象,从而增加了人员疏散的压力和难度,降低了人员逃生的速度使民用建筑火灾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二)火势蔓延速度快
        基于民用建筑的保温需要,其选择的外墙材料通常是燃烧性能不低于B2等级的可燃性建筑材料,这一类材料具有较强保温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助燃性。民用建筑中多存在电梯井、消防楼梯通道等纵向空间,若施工单位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和施工时没有重视这类空间的防火隔离工作,一旦民用建筑内发生火灾且火灾没用被及时扑灭时,保温层助燃材料会被快速点燃导致火势增大,其易燃性还可能会加速火势的蔓延及扩大着火范围,纵向空间会导致火势跨越楼层形成上下串联,不仅限制了建筑内居民的逃生,还为灭火工作增添了难度和压力。
        (三)救援难度较大
        我国的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高层建筑是指实际高度超过27m的民用住宅建筑和实际高度超过24m的仓库、非单层厂房和其他用途的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虽具有较高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性较强的活动整合能力,但因此构造特殊、结构复杂,发生火灾事故时人们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通过防火通道到达地面,同时给消防人员的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传统消防救援的云梯、水枪等设备受到高度限制无法发挥效用,救援灭火工作若不及时开展会导致火势蔓延范围的扩大。
        二、民用建筑防火具体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是整个建筑项目安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技术的持续发展,应用在民用建筑防火工作上的技术种类和方式不断扩展,建筑施工单位要合理应用好防火技术及设计方案,在符合国家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运用先进匹配的防火技术优化民用建筑的安全设计,既保证了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全面性,又提升了其安全性能为住户的正常生活提供了保障。


        (一)优化建筑格局防火设计
        提升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能力首先要注意优化其格局设计,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时刻重视建筑防火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建筑整体格局设计中加入防火元素,以提升其防火性能。在进行民用建筑格局设计的过程中,应提前对施工场地周围地形地势、日常风向、温度湿度做出全面监测,根据实际参数来考量民用建筑整体格局和内部结构,规避可能存在的火灾风险。即使后续使用中出现了无法避免的火灾事故,也应通过优化民用建筑格局,充分考量阻挡火势蔓延的方法。同时要重视民用建筑格局中储水系统的设计,要保证发生火灾时居民及救援人员可以快速的找到充足的灭火水源,要合理考虑储水系统的布局设计以稳定整个建筑的水压。
        (二)选择防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
        选择劣质的建筑材料不仅会加速火势的蔓延,还可能在燃烧过程中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民用建筑施工材料应选择品质优越、防火性能较好的材料。建筑相关部门对民用建筑材料做出过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重点是检验其本身毒性和防火性能。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相应相关部门的材料选择规范,在合理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性能安全且防火指数高的建筑材料,进行大批购入前要取样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毒性和防火性检测,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和安全事故中的稳定性。目前建筑行业规定民用建筑的材料防火等级不能低于二级,例如选择多孔砖和钢筋混凝土作为民用建筑材料不仅无毒环保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民用建筑设计充分考虑防火材料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保护了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并提升了民用建筑的综合防火能力。
        (三)做好民用建筑功能分区
        进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优化时可以提前收集民用建筑防火优秀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进先进防火科学技术,对建筑平面进行合理功能分区,以提升民用建筑的突发事故应急能力和安全稳定性。若民用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出现同一区域多功能使用时,施工设计部门需要对这一区域进行防火隔离。同时要根据不同区域功能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防火设计,以此全面提升民用建筑内部的防火能力,有效控制火灾在各区域间的串联和蔓延。除此之外,施工设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建筑物间距,以保证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疏散和救援团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四)设置防火区及防烟区
        依据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在进行实际设计规划时应立足于建筑物的实际结构设计,在地下安全通道部分设计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防火防烟区域,且这一区域要做到经济实用,不能对民用建筑的其他性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和限制。在进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时,应首先保证防火区域达到封闭性良好的要求,依据原则不对防火区域设置门窗,但可根据特殊需要增添防火帘。还可以在民用建筑中合理设计防烟区域,相关规定明确指出若房间高度不足6m则必须设置防烟区域,并且需要对防烟区域进行独立划分。
        结束语:防火设计是民用建筑整体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需重视民用建筑的防火建设工作,通过优化整体布局和具体防火环节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和火势控制能力,从而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惠远.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1(01):28-29.
        [2]莫晓亚.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38-39.
        [3]张海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监督中的运用[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5):145-146.
        [4]武鹏.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的运用[J].今日消防,2020,5(05):43-44.
        [5]张永光,陈一全,李守建.复合B级材料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防火设计应用对策研究与建议[J].砖瓦,2020(03):6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