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探析 徐红林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徐红林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的结构日趋复杂,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质量通病。
        恒大地产云南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的结构日趋复杂,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质量通病。有关建筑企业要想在具体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避免此部分质量通病的出现,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就一定要对其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在施工之前采取高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并且在出现问题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解决。在现阶段社会的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建筑企业一定要做好钢筋混凝土质量的管控工作。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相关企业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凝土的施工水准,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品质,大部分建筑物逐渐应用剪力墙框架结构,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强、抗震能力优良等突出优点,因此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被普遍应用。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出现的可能性,而且还可以在确保项目工程品质的基础上大幅度的节约建筑成本,这对于提升建筑项目工程的经济成效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就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性、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质量,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明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特点和工艺流程,加强重点工程质量控制,对常见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连接部位的稳定性,能够提升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有助于改善建筑的外观。当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工作人员高效落实施工工艺技术,提升施工质量。
        1剪力墙结构设计分类
        首先是整体墙。剪力墙结构自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抗拉和抗压能力都比较强,整体墙孔洞比较大,但是数量少,部分墙体上并没有设置孔洞,从受力方向上来看属于竖向受力的情况。从水平结构来看,较大的荷载会使剪力墙的高度和宽度扩大,导致墙体界面出现变形的情况。整体墙截面虽然可能会出现变形,但是仍然是符合剪力墙标准的,墙体正面在应力的影响下形成线性分布,使墙体始终保持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是联肢墙。联肢墙与小开口墙相似,都是孔洞比较大的墙体,如果开孔连接位置强度比墙肢小时,水平荷载将导致剪力墙连接位置出现反弯点的情况。这种结构中每个墙肢都是独立的个体,并独立发挥作用。而这些独立的墙肢个体进行连接就会形成剪力墙,这种剪力墙也被称为联肢墙。
        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综合设计共同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内部受力均匀的整体化结构中实现较强的抗震性、受力性、韧性。第一,为保障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性能质量,应结合剪力墙刚度比例综合分析抗震性能,满足建筑工程抗震需求。第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框架与剪力墙两者共同作用下,能够满足建筑水平、垂直方面的荷载需求,在保障抗震性能的同时,有助于加强建筑内部稳定性,并实现建筑内部结构均衡受力的效果。第三,韧性特征主要为防止过度外力挤压破坏框架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维护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钢筋构造紧密度较高,需确保钢筋型号、规格、数量、位置等均符合建筑结构配筋图与平面布置设计方案,以此规避框架柱、剪力墙施工方案的变化。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结构复杂、体量大两大难点。第一,为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空间设计灵活性要求,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地上结构设计与地下结构设计中均有所不同,继而造成结构复杂难点。此外剪力墙、框架柱结构中,钢筋尺寸型号存在差异,需结合配筋图、结构图等设计方案综合考量,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难度,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未及时根据计划变更调整钢筋型号,则会造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性能下降,埋下建筑安全隐患。第二,在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贯穿在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具有体量较大的施工难点,同时又涉及到建筑结构模板安装与钢筋绑扎。在建筑结构中,除标准层外所使用剪力墙型号与框架柱型号均有不同,体量大的特征进一步加大了施工的复杂难度。
        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措施
        3.1混凝土养护
        第一,注意将内部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内部会产生水化热,内部降温是高强度混凝土养护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搅拌混凝土前,可以将搅拌用水冷却,或者内部埋设水管利用循环水降温。此外,为了将内外温差进行有效控制,可以用塑料布或棚布包裹外模板,将内外温差降低。此外,如果外界温度较高可以采用洒水降温养护。第二,如果采用蒸汽措施进行混凝土养护需要注意避免温度变化过大,通常要将升温速率控制在15℃/h以内,避免升温过高发生膨胀裂缝。通常情况下,高强度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恒温硬化温度要高,大约在70℃,而且恒温温度会随着水泥和掺料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恒温温度随着活性增高而升高。此外,在降温拆模阶段需要注意控制降温速率,冬季主要做好预埋管道造成的裂纹预防和控制。第三,加强水化程度控制避免发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材料中需要掺加适量减水剂,在养护阶段需要注意水化程度控制,避免结构开裂。通常在早晚天气较为凉爽的阶段施工。在施工完成后8小时以内洒水保湿,至少养护14天。
        3.2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虽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中不构成主体结构,但其与钢筋、混凝土等均为影响建筑施工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在工程施工中,若模板支撑系统荷载不足,则会造成爆模等施工事故,甚至引发模板工程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中,需加强监管剪力墙结构模板与框架柱模板,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首先,选取模板材料时,应重点考量模板耐腐蚀性与吸水性,且模板表面不可存在凹陷与突起,应在保障模板表面光滑的基础上,展开后续施工。此外,模板工程施工人员应在模板搭设作业时,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实际数据情况进行制作,同时,保障模板拆卸与安装的便利,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夯实基础。其次,应在模板安装工作完成后检查模板强度、稳定性,重点围绕模板接缝部位展开检查,规避浇筑过程中的漏浆问题,并有效避免模板变形,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保驾护航。最后,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纸进行模板安装作业,并严格把控模板数值,从高度、位置、平整度几方面入手,完成安装后检查模板稳定性,确保其可承受浇筑冲击压力,同时,运用模板压实措施消除安装间隙,通过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促进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稳步进行。
        3.3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钢筋工程是主体结构工程质量中的重要一环,要把住材质、加工、绑扎的质量关和成品保护关;要熟悉图纸,认真交底,跟踪质检,确保钢筋工程的质量。
        3.3.1准备资料:
        (1)施工图(含结构设计总说明、相关大样);
        (2)相关图集、规范;
        (3)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及相关说明确认);
        (4)钢筋主材合同约定品牌;
        (5)钢筋工程相关函件、监理通知单、联系单。
        3.3.2钢筋工程检查验收关注点:
        (1)钢筋的材料品牌、规格、型号;
        (2)悬挑结构的梁、板锚固长度要求,受力钢筋位置要求;
        (3)墙柱、墙梁、墙板连接区构造要求,
        (4)抗震等级、钢筋接头等级,锚固长度(含弯锚)、搭接长度,钢筋连接区段、接头范围要求,连梁梁头箍筋加密及连续性要求,非通长筋长度要求,高层建筑底部加强区要求,嵌固部位柱箍筋加密要求,局部升降板构造,变截面构造,梁主筋架立筋与大小筋连接要求,拉筋与拉结筋要求,钢筋间距,保护层要求,墙厚保证措施,加腋构造,板的封边构造,后浇带与施工缝等;
        (5)按图施工及按规范图集施工情况,钢筋连接是否满足方案、图集、规范以及建设方要求。
        (6)针对连梁交叉斜筋与集中对角斜筋、墙/板上预留洞口加强筋、局部变截面构造、局部转角构造、预埋线管及预埋件加强筋/梁柱等不按图纸图集施工的需提供设计认可的图纸会审纪要或设计变更及大样。
        3.3.3相关图集、规范要求:
        相关规范、标准:
         
        结语
        剪力墙结构是新时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承重技术相比,框架—剪力墙兼顾了经济性和实用性,对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施工工艺和可控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保证了质量安全问题,促进了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吴任鹏,王曙光,刘伟庆,等.考虑橡胶支座拉压刚度不同取值对隔震效果的影响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5):24-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