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装备的管理及建设探讨 杨沐青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杨沐青
[导读] 摘要:消防事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消防事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此促进消防与社会、经济、科技全面协调发展。就消防装备技术而言,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实现我国消防装备现代化为目标,选择在灭火装备、消防指战员个人防护装备、抢险救援装备、危化品事故处置以及在各类易燃易爆场所和高层、地下工程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上进行研究、开发,坚持以增强自主能力为前提,积极消化吸收创新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基础、技术手段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国消防装备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到二十一世纪初达到世界上等水平,以保障消防安全的需要。
        关键词:消防装备;管理;建设
        消防员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关系最为紧密的危险职业之一,他们与死神的周旋也最容易让我们感动。他们面对危险奋不顾身的精神支撑,源自于对生命的尊重。消防本身的定义就是预防和消灭火灾,消防救援队伍在灭火救援任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作为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实力的有力保障,消防装备就成为了在火灾或抢险救援当中必不可少的武器。为了更好地完成各类灾害救援工作,那么必须要确保消防装备时刻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防救援队伍,更快完成抢险救灾工作,确保消防指战员的人身安全,充分发挥其最大化的效能。
        消防装备是进行各类救援活动应对各种灾害事故当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材、设备、仪器的总称,是消防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元素之一。国家应该加大对消防设备建设的力度,不断健全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进行规范,促进其不断发展。只有对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优化消防设备管理。就当前消防装备而言,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发展出现不适宜,加上长期问题的积攒,导致消防装备建设和管理工作面临重大挑战。
        1消防装备管理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购置、轻管理
        国内大多消防队站能按照标准购置配备消防装备,但由于缺乏相配套的安全性能检测、使用、保养和管理等制度,虽然建立了具体的装备档案,但有些资料却没有及时存档,档案缺乏规范性,尤其是一些老旧及进口装备,在装备配备或使用方面缺乏具体的数据,甚至部分参数也存在缺失的问题。
        1.2重科技、轻使用
        在装备配置方面,有些单位片面追求装备的高科技性,忽略了实用性,导致部分先进特种车辆装备配备完后很少使用,且在保养、使用等方法、程序上也存在问题,久而久之人员对装备性能掌握和操作都不熟悉,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一旦遇到突发状况无法保证装备状态的完好性。
        1.3重使用、轻维护
        部分单位对装备训练和实战应用都较为重视,但却忽视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有不少装备都有着存放不规范和过度使用的问题,再加之装备维修经费标准缺乏,装备维修工作存在不定期及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导致装备过快损耗,而且装备的最佳效能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2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消防装备配备标准
        由于消防队站所辖的火灾、灾害种类不同及风险程度不同,对灭火装备数量和性能的需求也不相同,配备装备时难免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种类上的不完善等现象,如个别地区受经济条件制约,装备配置在量和质的方面提升也较慢。尤其在当前“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任务需要下,各种专业队、攻坚组救援装备配备工作也是迫在眉睫,各级应结合当地的火灾等级及自身消防特点,在队站装备达标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现阶段本地区消防装备配备标准,以优化选配装备的配置,同时通过科学的配置和管理使用体制上的革新,改善装备结构,提升装备效能,不断更新,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
        2.2 加强和完善消防装备管理模式
        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装备管理模式,不断促进我国装备管理的体系得到完善。对于消防装备而言,要想实现有效管理,不仅要从购买的过程到使用存放的过程增强管理,对现有的消防装备进行充分统计,也要对配备中存在的问题装备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要进行专业化管理,把工作细化到个人,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并对其装备所具有的功能具有深入的了解。对装备进行定期维护,是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保持设备处于服务使用期,在日常训练操作中规范操作程序,减少装备的不必要损耗。
        2.3 注重发展专业人才
        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消防指战员的素养水平具有紧密联系,应该坚持坚持“人才兴装”理念,严格实行装备检查、管理使用等岗位责任制,强化各级指战员装备性能熟悉和操作应用训练,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救援技术,不断提高在装备方面的技战术应用水平。消防装备的维护工作也是重要的内容,所以要积极鼓励和培养出一批懂得一定修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来完成器材装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保养工作。
        2.4 完善消防装备训练的内容和学科
        对消防指战员培训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不仅要训练身体素养和速度,还要对其装备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在进行训练时,应该严格检查消防指战员是否规范操作,树牢安全意识。消防装备有很多类型,一些复杂的装备就更需要良好的支持条件,对其进行养护和维修也十分复杂。因此,不仅要进行装备操作的相关培训活动,还要进行装备防护相关技能的训练,不断丰富相关指战员的专业知识。在面对重大灾害时,需要强大的装备和技术作支撑,有的需要进行联系长达数小时的救援工作。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积极成立消防装备应急保障、抢修组织,创造性地开展一些跨区域拉动性保障、抢修训练,以便更好地应对在实际救援过程中遇见的各类难题。
        结束语
        近年来,在国家国民经济快速增进的同时,消防装备开发和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的科研成果取得了较宽泛的应用,提升了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对经济的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但是,当前国家消防装备水平与国家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水平相对比,和国外发达国家的装备水平相对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转变的装备配备还未完成;适用于各类高风险场合的智能化消防机器人技术应用不广泛;指挥调度设备、消防通信及信息化建设落后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在加快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同时,政府部门应该不断扩展现代消防进入,大力加强消防装备科学化、体系化建设,依赖科技健壮消防,以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抗御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减少灾害事故酿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于磊.消防部队装备管理及建设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15(02):79-80.
        [2]张春艳.新时期消防装备管理建设问题及对策[J].装备制造,2014(S1):146-147.
        [3]许洪亮.加强消防器材装备维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