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佳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530022
摘要:本文从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及多项目管理的概念着手,对二者的融合路径展开相应研究及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相关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式,并确保其在进行多项目管理时,能够将该种模式准确融入到实践中,以此提升多项目管理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系统集成技术;信息化管理;项目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在进行多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多项目管理的质量及效率,会积极选用各类先进的,具有现代化特征,能够满足管理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其中以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式最为常见。该管理模式的融入,不但能够提升项目范围的管理力度,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项目风险,确保项目能够有序开展,以及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及多项目管理概念
在对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路径展开研究及思考之前,本文对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及多项目管理的概念展开了探索,为提出二者的融合路径奠定基础。具体如下:
(一)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的概念
所谓的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依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将独立的信息结合起来,并利用硬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系统进行综合管理,使得管理更加便捷、准确,确保客户的所有需求都能够得到最大满足。
(二)多项目管理概念
所谓多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对由中小型项目所组成的项目组进行管理,因此多项目管理也可被称为“项目群管理”。除此以外,项目群即可是为一个目标的实现所成立的,也可以是多个互不相关的分组项目。
最后,对于多项目管理,主要是企业对项目群的合理解剖,以此优化项目资源、协调各项目的实施情况等,以此确保多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能够获取最多效益。
二、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的路径
基于上述对二者概念的理解,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管理人员在多项目管理中更准确地应用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提供一定帮助[1]。具体如下:
(一)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式在项目范围管理中的应用
在将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应用到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其与项目范围管理的融合,该环节的管理可以说是推动多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若连最基本的范围都无法实现合理管理,那么后续多项目的实施将毫无头绪可言。
在多项目启动初期,就需要多项目相关负责人对项目范围进行确定,并在达成一致后将其录入到系统中,为多项目的后续实施提供指导依据。除此以外,在采用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进行多项目范围确定和管理的过程中,还可对客户的业务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并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并围绕多项目的实施目标及核心开展业务[2]。
其次,在多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多项目相关负责人的利益关系进行明确和协调,如果多项目的范围管理达不到要求,则可能导致内部管理成本增加,严格按照“适度则取、过渡则收”的管理原则进行管理,要降低边界模糊性,确保多项目实施范围的稳定性,不可随意进行更改,确保多项目实施范围在可控范围内。
比如,在某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分析系统对多项目的范围进行规划,并找到多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范围变化,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项目实施范围进行分解管理,最后依据多项目目标划分WBS,据此构建交付组合架构。
(二)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式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项目范围管理外,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的开展情况,其主要是为了提升项目实施的安全度,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以此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
随着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在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风险管理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大大提升了企业项目实施的安全性。关于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式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
1、事前控制环节
在该环节,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的融入主要是为了,对多项目风险管理规划进行合理编制、优化和完善,可细化为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等小环节[3]。
各小环节中,风险识别能够将多项目管理中所潜藏的风险因素识别出来,以此为管理人员制定相应预防和解决措施提供保障,使得多项目管理出现风险的系数降低,确保多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开展。其次,在对多项目进行完风险评估后,相关管理人员会发现多项目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这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要能够遵守定量与定性相融合的分析和评价原则,在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预防与解决措施,以此使得风险防控效率越来越精确、细致。
2、事中控制环节
在该环节,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的融入主要是为了,对多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控制,以此将风险对多项目实施的威胁及影响清除干净。具体操作如下:
(1)增强对多项目风险的监控
一般情况下,在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仅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及技术很难将其中潜在的风险统统找出来,因此也就需要借用信息化系统,对多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简而言之,也就是利用监视系统,对当下多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核查,发现其与预期效果之前的差异,并对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以此找到解决措施,为多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保障[4]。
(2)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
在将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融入到风险管理事中控制环节时,其所呈现出的风险管理效果主要集中在预防、转移和规避方面。其中,在预防方面,主要是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此降低人为引发多项目管理风险的可能性,所培训的内容主要以相关风险防范措施、多项目管理标准、相关规章制度为主,并要对上岗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在转移方面,主要是指通过合作、外包以及担保等方式,实现对多项目风险的有效转移,不过应该注意一点,“有得必有失”,在将多项目风险转移走的同时,也会导致多项目所产生的利润降低。在规避方面,主要是在对多项目进行集成系统分析后,发现多项目实施存在风险较大时,通过改变一及多个项目的方式实现风险规避目的,比如,改变一及多个项目的目标,多项目的范围、结构等。
3、事后控制环节
在该环节,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的融入主要是为了,对多项目实施后进行有效管理,能够通过系统自行生成多项目风险管理报告,为后续项目的确定、实施、控制及管理等提供更加细致、全面、可靠的信息数据参考[5]。
结束语:
综上可知,相关企业在开展多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选用信息化系统集成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多项目的管理质量及效率,同时也能够促使项目范围管理力度得到一定增强,以及有效降低多项目风险,进而推动多项目有序开展。基于此,也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对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式有个正确认识,并能够积极探索该模式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其能够真正落实于多项目管理工作中,为企业实现项目预期目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冬娇.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于需求变更与范围管理[J]. 中国新通信,2020,22(23):49-50.
[2]佚名. 云端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 创新集成 服务灌区[J]. 山东水利,2020,(10):81-82.
[3]杨庆华.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体系建设[J]. 河南科技,2020,39(25):29-31.
[4]张莹. 论系统集成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5):226-227.
[5]高更严. 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路径的研究及思考[J]. 科技风,2018,(05):56.